|
||||
臺灣環保團體指出,臺灣中南部空污嚴重,尤其細懸浮微粒(PM2.5)又常超標;臺當局『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13日通過決議,要求將空氣污染指標納入懸浮微粒PM10及PM2.5指標,且『環保署』與『教育部』最快今年訂出務實的『空氣污染假』。
化醫界聯盟常務理事葉光芃表示,臺灣雲林縣旭光小學去年10月偵測到PM10大於454微克/立方米,已達到『毒害』程度,但學校不僅沒有停課,還讓小朋友繼續上體育課;臺當局『教育部』雖曾訂出PSI大於400的停課標准,但『根本是訂好看的』,不僅通報上常出現時間差,地方也沒有落實執行。
臺當局『教育部』2010年訂定『各級學校因應空氣質量惡化處理措施暨緊急應變作業流程』,若污染指針PSI逾400,地方當局即可自行宣布停課。但『立法委員』田秋堇認為,此標准太過寬松,應增訂PM10與PM2.5單一污染指標,即可放『空氣污染假』,要求『教育部』應立即就空污停課標准的指標與『環保署』會商,以確保學童及當地居民的健康。
臺『教育部』信息及科技教育司環境及防災教育科長邱仁傑表示,『教育部』訂出3大原則,PSI100至299為『基本防護』,學生應帶口罩或緊閉門窗;若PSI超過300則為『緊急防護』,學校可暫停體育課等戶外活動,若PSI超過400則達『停課標准』但停課權責由縣市府決定,『教育部』不會乾涉。
從2010年到現在,4年來臺灣尚未有一個學校因空污超標而停課。『環保署監測及信息處副處長』張順欽表示,2010年3月臺灣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沙塵暴,從北到南全臺76個測站幾乎都『破表』,有測站PSI指數超過500,但當時『教育部』尚未訂定『停課標准』,所以也沒有學校放假。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說,將參考島外做法,審慎研議訂出新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