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寶坻區獲悉,2014年,寶坻區根據區委四屆六次全會部署,確定今年政府工作思路是:堅持產業強區、生態立區、文化興區,抓好招商引資上項目、安居樂業有保障、安全穩定不出事“三件大事”,全面建設美麗寶坻。

2014年寶坻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8%,符合政策生育率9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
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全力推動現有區級重大項目投產見效,推出一批新的區級重大項目,進一步培植產業優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年內,高水平搞好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啓動6.9平方公里一期建設,力爭儘快出規模、見效益。圍繞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建成天津寶坻智慧雲產業數據中心,完成網通(天津)電子商務產業園、美式冷鏈物流區等項目一期建設,加快鎂金屬商品交易中心建設。以路通電動汽車項目爲龍頭,引進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快打造產業配套齊全、技術領先的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提高現有休閒旅遊、文化產業項目運營水平,建成大覺禪寺,扶持特色旅遊村發展,加快打造文化休閒旅遊基地。完善交易功能,增強專業批發市場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推進天津駕駛員考試中心、機動車檢測中心建設,新建5家4S店。建成勸寶新都匯購物中心,推動佰豪酒店開業,新建2個標準化菜市場,改造提升5個鎮村集貿市場,繼續發展勸寶超市加盟店、便利店,提高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水平。

改造提升設施農業1萬畝,新建放心菜基地1.5萬畝,建成3個精品水產養殖園區,提升40個標準化養殖場,擴大水稻立體種養、特色林產品、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優勢。建成八門城現代農業示範園三期,推進農業科技研發生產基地、東澱休閒農業示範園、七色陽光生態農業園等項目建設。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以上,加快設施農業、水稻立體種養物聯網建設。
大力實施“四清一綠”和清潔家園行動
防治空氣污染。推進寶坻新城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併網或改燃;深化小型燃煤鍋爐治理,擴大潔淨煤使用;推廣地源和水源熱泵技術。治理2家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工業企業,完成3個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加強運輸車輛和建築工地監管,防止灑漏和揚塵。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加快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禁止焚燒。

改善水體環境。完成潮白河、青龍灣河、箭桿河、窩頭河下游等8條河道綜合治理。擴建第二污水處理廠,加快大楊莊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街鎮、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推動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處置。完成47個入河排污口、8個工業廢水滲坑、34家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對鈺華街污水實施截留改造。擴大河長制覆蓋面。
打造清潔村莊。創建清潔村莊462個,完成全部任務的60%以上。廣泛發動羣衆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因地制宜探索建立農村垃圾和污水處理模式,新建13個垃圾壓縮轉運站、515個垃圾收集站,規劃建設新的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建成黃莊鎮小辛碼頭村污水處理站,治理村莊坑塘106個,完成15個村的戶廁化糞池改造。
加強社區管理。把物業管理納入社區管理,實現社區管理網格化、社區物業管理一體化。發揮居委會、樓門長、服務隊的作用,增強物業管理合力。健全保潔制度,實現垃圾日產日清,無廢棄物污染;完善社區交通、環衛、照明等設施,治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改善社區環境秩序。

實施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突出借重用好首都資源,年內引進各類京企項目180個,總投資超過460億元;擴大與北京行政、人才、金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資源的對接,在更寬領域引進資源要素;努力開拓北京消費市場,吸引北京客流,增加寶坻旅遊業客源,加快發展面向北京的農產品直供直銷。進一步發展樓宇和總部型經濟,量質並舉引進企業1500家以上。堅持產業鏈招商,完善一批龍頭項目的產業鏈條,形成更大的集羣集聚效應。強化項目評估,提高投資效益和項目產出效益。力爭引進投資超億元產業項目100個以上,引進一批高端研發團隊。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85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5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和30%。加強對外宣傳推介,提高寶坻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辦好民生實事 百姓安居樂業

辦好民生實事。實施新一輪10項民心工程。繼續增加羣衆收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新增就業崗位1.8萬個。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繼續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提高城鄉居民就業創業能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強力推進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5.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穩定在52萬人。提高城鄉低保、重點優撫對象、特困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等補助標準和老年人生活補貼。新建老年日間照料中心6個。關注殘疾人就業及生活,提高殘疾人蔘與社會能力。完成827戶農村危陋房屋改造。增加公交車輛,優化寶坻新城公交線路,開通九園工業園區至京津新城公交線路,治理重點區域、主幹道路交通秩序。
優化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居民在就學、就醫、文化等方面享受均等化服務。新建國辦幼兒園2所,新建擴建鎮中心幼兒園3所、村標準幼兒園5所;加快寶坻九中建設,完成寶坻一中、寶坻四中和林亭口高中、大鐘莊高中功能提升工程。完成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造,推進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加快婦幼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和區人民醫院全科醫生臨牀培養基地建設;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推廣鄉醫簽約服務模式,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春節系列文藝演出、新春文化廟會、第四屆職工文化藝術節、全區文藝展演等活動,做好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物保護、檔案等工作。新建城區健身公園1處,新裝和更新城鄉健身路徑、器材200處。農村有線電視數字整體轉換4萬戶。(記者吳宏 通訊員李永超 焦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