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來,“快的”和“嘀嘀”這兩家打車軟件公司分別聯合支付寶、微信,砸“真金白銀”補貼打車的乘客:乘客每單減10元車費;出租車司機每單能從嘀嘀得10元返現、從快的得15元。然而,不少司機和乘客想出招數,即使是超過20元的路費,也僅僅付個零頭就行。這是怎麼回事?
路途遠分兩單
現在乘客用嘀嘀打車,每天有3次減10元;用快的每天兩次減10元;司機方面,嘀嘀、快的都分別有5次返現。日前,記者使用快的打車軟件叫車,剛上車司機張師傅便問:“您是隻裝了一個快的嗎?我建議您再裝一個嘀嘀打車。”
張師傅表示,如果下次打車路程超過20元,就用得上兩個了,“那天我接了一個活兒,乘客是用快的叫的車,去的地兒得20多元,上車後,她又用嘀嘀叫了我的車,到了之後,車費一共23元。她用快的給我11元、用嘀嘀給我12元,這樣我接一個活兒返了25元;她打車只花了3元。如果她就用一個軟件叫,我最多能返15元,她打車就得花13元。裝兩個我們倆都合適!”張師傅還表示,有人打車距離遠,分三段叫車,30多元的車費只要付零頭就行。
掛倆名返雙倍
按照各自5單計算,一位出租車司機一天最多能有10單返現,算下來是125元。但有司機一天能有20單返現,這是爲什麼?出租車司機鄭師傅說,她家的出租車掛的是自己和丈夫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主業、一個是副業(從業),“這樣下來,一輛車一天能接20單活兒,返現直接翻倍。”鄭師傅爲了能搶滿20單,甚至辦了移動WIFI放在車裏,能獲得更快、更穩定的上網速度,“現在這是3G的,以後有4G移動上網卡,我就換4G。”
“我認識一個同行,爲了多搶單,都換成好手機了。”鄭師傅說,自己計劃春節後也換成“好設備”,“現在雖然用打車軟件的乘客多,但裝了軟件的司機也越來越多,沒有以前好搶了,就得拼設備。”
【記者觀察】
軟件確實挺方便
燒錢大戰長不了
打車軟件“火拼”,司機乘客樂開了花,也有人被“連累”。最近有市民發現,在路邊打車比之前難了,有的明明是空車,招手卻不停。“車是空的,但是在去接叫車乘客的路上,路邊招手的自然管不了。”出租車司機高師傅表示,“這幾天尤其是早上,路邊很多上歲數的人都打不着車,只好挨凍。因爲我們上午都忙着接打車軟件的單,而用打車軟件的99.9%以上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40歲往上的都少。”高師傅說,自己每天11點前能搶夠10單,之後纔會拉一些在路邊招手的乘客。
搶客的燒錢大戰能持續多久?多位司機都覺得“應該長不了”,“嘀嘀的活動應該是到2月10日,快的還不知道多會兒截止,但這麼燒錢估計長久不了。趁現在有,大家趕緊搶。”不少司機也表示,即使不返現,打車軟件也帶來了不少便捷,“從我自己來說,用了之後,空車率明顯下降不少,而且不用再給乘客找零、也不用分辨乘客給的大鈔票的真假。”司機高師傅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