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80高齡的老人扮起了“孫悟空”,12歲的小朋友打起了“河頭落子”,滿頭銀髮的奶奶們舞起飛鑔……昨天上午,10道民間花會齊聚濱海新區塘沽解放路金街,給市民帶來了精彩的表演。
昨天上午9時許,一隊持手鼓的隊伍就來到了金街進行最後的彩排。9:30,所有的花會隊伍聚齊,隨着一陣陣歡騰的鑼鼓,從12歲的孩子到80多的老人都舞了起來,金街瞬時就溢滿了濃濃的年味兒。過往的市民紛紛掏出手機、相機,記錄這些精彩的表演。
今年80歲的魏登連臉上塗滿了油彩,穿着黃色的戲服,掛着自制的葫蘆、蟠桃等飾品,舉着一根“金箍棒”,活脫脫一個“孫悟空”。“我住在河頭,喜歡這些民俗的東西,退休以後纔開始研究,就是看大家表演,自己再琢磨着加些動作。”魏登連說,“現在我已經演了20年了,有開業的、節日期間的民俗表演我都會參與,而且都是義務的,就圖個樂和。”魏大爺與大沽街和諧園秧歌隊的演員們一起,給大家帶來了《小毛驢》《西遊記》《劉媒婆》《老漁翁》等帶有濃濃年味的節目。
來自法國的“塘沽女婿”尼古拉開心地說:“以前在法國也看過一些中國民俗表演,但沒有這麼多,今天陪太太回來過年,正趕上這樣的表演,太有趣了。”隨後,尼古拉還來了一個“手搭涼棚”,讓“悟空”也豎起了大拇指。
在河頭落子的表演隊伍中,一些僅有十幾歲的小男孩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別看他們年紀小,可都是“老手”了。隊長劉春雨已經學了3年,只見他手持落子棍,口含哨子,一邊表演,一邊指揮隊伍,儼然成了隊伍的核心人物。12歲的李全興,從一年級就開始學落子,如今已經玩得十分嫺熟。“河頭落子是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我們都特別喜歡,每天都練。”李全興說。
朝陽樓老年飛鑔隊、女子威風鑼鼓隊、響螺灣藝術團等隊伍還給大家帶來了舞獅、飛鑔、腰鼓、手鼓等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讓市民在正月初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記者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