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就想看看征收我的土地是否合法,為什麼批2000畝卻征4000畝?』寒風中,劉永利一邊用卷尺丈量著土地,一邊嘴裡不停地念叨。
劉永利是河北省滄州市風化店村的一名村民。2009年,這個擁有一萬多畝耕地的村莊由滄州市滄縣劃歸為滄州市經濟開發區管理,而隨後,劉永利家的7畝多耕地也陸續分批被征用。
劉永利在外地工作,他說,在此前的征地過程中,他十分配合村委會和開發區管委會的工作。但2013年8月,劉永利的父親在領取征地補償款時與村委會工作人員發生糾紛並且被打後,劉永利開始關注村裡的征地事項,他對滄州市經濟開發區征地的數量和公示程序也產生了質疑。
劉永利曾粗略統計計算,僅在本村就有數千畝耕地被征用。『這麼多的地,省裡能批准麼?』劉永利說。
風化店村村民朱志義在2000年至2003年,曾擔任過該村村委會主任。據他介紹,風化店村一共有1100多戶,5000多人,一萬多畝耕地。從2009年開始,該村土地陸續分三批被征用,『征用了至少有四五千畝地。』朱志義說。
為了核實本村征用土地的數量,劉永利從單位請假,回到村裡走訪多戶村民,並與朋友用皮尺丈量被征用的土地畝數。最終,劉永利通過丈量並從風化店村的一名村委會成員口中得知,該村確實已有4000多畝土地被征用。
讓劉永利不滿的還有土地征收的公告方式。劉永利說,在征收土地時,村裡的公告雖然寫明某企業需要佔用某人的土地,但是這份公告只是告訴每戶被征用多少土地,卻並不寫明村裡一共征用多少土地。
劉永利反復對記者訴說著他的疑問:『數千畝的土地,省裡能批復麼?』
對於劉永利的疑惑,滄州經濟開發區國土局工作人員孫玉東向中新網記者出示了從2009年到2013年多個批次的建設用地批復函。中新網記者看到,涉及到風化店村的土地轉征批復從2010年11月5日開始至2013年12月5日止,共有11個批次中涉及風化店村的土地征用,共計2000餘畝。孫玉東也向記者證實,他在給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的匯報中,涉及到風化店村的土地征用數量也確實為2000餘畝。而這與劉永利的統計數量產生了一倍的差距。
1月26日上午,中新網記者在采訪中遇到正在風化店村征收土地的滄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部分工作人員和風化店村村委會工作人員。風化店村黨支部書記李志纔稱,該村確實已征用4000餘畝土地,而征用的土地都是根據開發區國土部門提供的指標後征收的。當記者將在開發區管委會了解到的僅僅批復2000餘畝耕地的數字告訴他時,這名村黨支部書記表示自己並不知情。
而此時,一名國土局工作人員一面阻攔記者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我們不管征用多少土地,我們只負責這事兒合法不合法。』對於這個回答,劉永利很是憤怒:『少批多征,未批先征也是合法麼!』
對於風化店村批復征用2000餘畝土地,而實際征用4000餘畝土地一事,滄州經濟開發區國土局工作人員孫玉東表示,正規的批復用地數量確為2000餘畝。對於是否存在少批多征的問題,孫玉東表示他本人的工作就是負責土地執法監察,如果風化店村村支書說已征用了4000多畝土地,可以讓他向開發區提供相關手續,以核實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