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乘坐公交出租、超市購物、交水電燃氣費、自動售貨機購物……拿出手機“按兩下”或是輕鬆一刷就能搞定——移動支付生活有望於今年在津城普及開來。昨天,記者從市通信管理局獲悉,今年互聯網企業及三大運營商將集中發力移動支付,預計到今年底,津城手機支付用戶數量有望突破500萬。
春節期間,不少市民體驗了用微信打車的便捷。市民用微信綁定銀行卡後,可隨時隨地用手機支付打車費、買電影票、AA付款等,通過支付寶錢包APP還可繳水電煤氣費等。此外,小米科技也成立了“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即將進軍移動支付市場。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將有更多互聯網企業進軍移動支付領域,移動支付將涉及市民生活的各個領域。
同時,今年互聯網企業開始發力手機支付業務後,用戶數量呈現激增態勢。自1月10日至2月7日,使用微信嘀嘀打車進行手機支付的用戶總數突破500萬單。從除夕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微信搶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人。僅騰訊單月發展手機支付用戶的數量就超過了三大運營商6個月的總和。
面對來勢兇猛的互聯網企業,三大運營商已開始涉足手機支付領域,但與互聯網企業的支付方式不同,其主推的是“刷手機”業務。2012年,天津電信與天津農行共同推出本市首張支持電信及金融應用的手機移動支付聯名IC卡——“金穗天翼卡”,用戶在申請“金穗天翼卡”後,可在貼有中國銀聯非接觸支付“閃付QuickPass”標識的商場、超市、校園、影院、景區售票處、菜市場、城市公交、地鐵、輕軌、出租等領域的刷卡終端,實現小額、脫機、快速支付。天津移動也與天津銀聯進行受理商戶的改造及培訓,後期用戶在更換NFC手機卡後即可進行手機錢包消費。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佈的移動支付國標將於今年“五一”起實施,運營商、銀行、商家、消費者等各個環節都將被“罩”上“護身符”,刷手機消費可能迎來大爆發。 (記者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