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灌裝完畢玉米胚芽油後,又用同一條灌裝管道向塑料油桶中灌裝葵花籽油,管道內殘留的玉米油就摻入進了葵花籽油,兩種油就這樣被“調和”了,但此“調和油”卻非彼“調和油”。昨日記者獲悉,在北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轄區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開展的專項檢查中,查獲250箱以合格產品冒充不合格的食用油產品,貨值金額爲3.9萬元。
企業(天津億營食品發展有限公司)自查不合格的原因是由於生產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玉米油等食用植物油共用一條灌裝管道和灌裝緩衝罐,由於管理不善,生產完不同品種油後,沒有對灌裝管道和灌裝緩衝罐進行清理,造成了產品不合格。據北辰區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於該公司不同油種使用同一條灌裝管道,葵花籽和玉米油等油種的灌裝全部經過同一條管道。但油灌裝後極易在管道里面留下一些殘留的油,這樣接着灌裝其他油種的話很容易交叉混入。”
北辰區質監局已對該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以不合格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冒充合格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予以立案。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如其涉嫌犯罪,該局將按照程序移送公安機關。(記者鄭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