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濱海新區工商局公佈了《2013年濱海新區市場主體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濱海新區各類市場主體保持平穩健康增長態勢。其中,內資企業發展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同時,濱海新區外資企業發展勢頭向好,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2013年濱海新區新增市場主體14958戶,同比增長6.77%;總量達到90047戶,同比增長6.66%;註冊資本總量達15365.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1%。
內資企業發展展現新趨勢
根據《2013年濱海新區市場主體發展報告》,2013年濱海新區內資企業發展呈現出了新趨勢和新特點。如國有企業控制力進一步加強,大型民營企業和小微型民營企業發展相對平衡,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佈局進一步合理等。
2013年,國有控股企業已經成爲國有資本進入市場的主要形式。2013年濱海新區新註冊的616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全部以國有控股的形式登記,註冊資本達246.15億元。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註冊數量及註冊資本分別同比增長5.84%和3.50%。國有資本投資數額進一步增大,註冊資本超過5000萬元的新註冊國有控股企業有126戶,佔新設立國有控股企業的20.45%。
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大型民營企業和小微型民營企業發展相對平衡。2013年,濱海新區新增註冊資本低於100萬元的小微企業3778戶,佔設立總數的64.23%,小微企業逐步成爲帶動市場主體增長的主要力量。新增註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的民營企業688戶,佔設立總數的11.70%,其中超過5000萬元的民營企業達165戶,新設立民營企業集團7戶。
從產業結構情況看,新增內資企業中第一產業47戶,第二產業669戶,第三產業5782戶,分別佔0.72%、10.30%和88.98%,第三產業比重連續三年超過80%。在註冊資本方面,第一產業2.55億元,第二產業105.11億元,第三產業473.45億元,分別佔0.44%、18.09%和81.47%。這表明,濱海新區內資企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產業佈局進一步合理、健康化發展。

內資企業投資領域青睞科學技術
濱海新區工商局負責人介紹,濱海新區2013年內資企業呈現健康發展態勢。從投資領域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重點集中在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等,民營企業投資領域相對更爲廣泛。新註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戶數最多的前五位依次是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
質勘查業188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54戶,批發和零售業50戶,金融業42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2戶;註冊資本投入最多的前五位依次是金融業67.35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9.29億,製造業24.64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23.11億,建築業22.05億。
民營企業投資領域逐步向金融創新、文化創意、船舶物流、生物醫藥等產業滲透。新註冊民營企業中,戶數最多的前五位依次是批發和零售業1973戶,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1529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663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402戶,建築業336戶;註冊資本投入最多的前五位依次是金融業96.03億,批發和零售業57.54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52.06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6.81億,交通運輸和倉儲業21.61億。

個體工商戶、農民合作社創造就業機會
2013年,濱海新區新註冊個體工商戶7983戶,同比減少9.24%,申報資金5.87億元,同比增長58.65%。雖然新增個體工商戶數量有所減少,但是個體工商戶仍然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2013年,濱海新區個體工商業新增就業人數1.41萬人。個體工商業從業人員超過6.74萬人。從行業分佈上看,個體工商業仍集中在傳統的批發零售業,新註冊批發和零售業5181戶,佔新註冊個體工商戶總數的64.90%。從區域上看,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最多的
依次是原塘沽3201戶,原大港2923戶,原漢沽1191戶,中心商務區320戶,開發區135戶。
2013年,濱海新區新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238戶,同比增長221.62%,出資額8.86億元,同比增長218.71%。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規模不斷擴大,各類種植、養殖基地逐漸形成特色,合作社、聯合社加快發展。新註冊農民合作社爲廣大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用科學和技術發展現代農業。

近九成外資投向第三產業
《2013年濱海新區市場主體發展報告》顯示,濱海新區外資企業發展勢頭向好。2013年濱海新區新增外資企業239戶,同比增長3.46%,註冊資本198.01億元,同比減少7.70%。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94.99億元(97.54億美元),同比增長12.82%。一大批高新技術、高端服務產業落戶。新設立的天津諾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82390萬元,投資總額182390萬元;宏泰國際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50000萬元,投資總額150000萬元;吉寶鴻明(天津生態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70250萬元,投資總額140500萬元。
從外資企業註冊情況看,第一產業0戶,第二產業29戶,註冊資本19.64億元,比重分別佔12.13%和0.99%,第三產業210戶,註冊資本178.36億元,比重分別佔87.87%和99.01%。註冊外資企業中,第三產業的比重佔據明顯優勢,這與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勢頭相適應。從資本投入的行業分佈看,外資投入最多的行業前五位依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製造業、房地產業。
新增註冊外資企業從區域上看,東疆港、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中新生態城新註冊外資企業戶數最多。新註冊3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5戶,10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企業66戶,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企業19戶,500萬美元以下企業129戶。

力促市場主體發展
據瞭解,一年前,濱海新區工商局在先行先試上加快步伐,在政策創新上持續發力,制定出臺了《濱海新區工商侷促進濱海新區市場主體發展若干意見》,進一步擴大濱海新區各類市場主體總量。
《若干意見》立足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職能,涵蓋放開經營領域、放寬准入條件、提高服務效率、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減免登記費用、改進年檢工作等6個方面,共計66條具體意見,94項措施和辦法,減少、免除註冊登記程序要件30餘項,放寬名稱字號、經營範圍、註冊資本等市場主體准入條件50個。
根據《若干意見》,落在濱海新區內的市場主體可直接申請冠用“天津濱海新區”的名稱,也可將“天津”、“濱海新區”、各功能區連用作爲行政區劃使用。
坐落在濱海新區內,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出資設立的企業和規模較大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各類企業,在其名稱中可以使用“濱海”作爲企業字號。
登記機關原則上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登記,也可按照國際通行的表述並根據申請人的申請直接予以覈定,如“國際保理”、“服務外包”、“動漫產業”、“創意產業”等。同時,放開汽車租賃經營,凡具備相應條件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均可從事汽車租賃經營活動。
根據《若干意見》,目前,濱海新區推行“一個窗口許可”,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所有的行政許可事項調整到了一個機構,實現一個窗口對外,提高審批效率,方便企業辦事;拓寬了聯合審批登記註冊模式適用範圍,推進行政審批服務再提速;積極應用網上登記,提高當場發照率和現場辦結率。
此外,科技型中小企業相對集中區域,一次辦理企業註冊登記戶數較多的,或企業在濱海新區範圍內設立多個分支機構、開展連鎖經營、開展集團化經營的,按照“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要件、統一程序、統一辦結”模式,開展團體化登記,現場集中辦理註冊登記。(記者檀昕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