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外環線上早7點至晚7點禁行貨車政策實施後,選擇高速公路通行的貨車驟增。但是,高速交警在巡查中卻發現,部分駕駛人將應急車道當成“超車道”或“等待區”,給交通事故救援帶來麻煩。近期該支隊開展違法佔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專項治理活動,一週就有730餘輛機動車因該項違法被查處。
應急車道成“停車場”
“在高速公路上行車,不少司機都把車停在應急車道上,如果發生擁堵,救援車怎麼開過來啊。”最近,大客車駕駛人張師傅向高速交警反映。
在高速公路支隊的控制室內,交警熟練地點擊鼠標,不停更換屏幕上的高速公路實時圖像,機動車違法佔用應急車道的景象總能映入眼簾。“大家停車的原因很多,下車方便、開車累了休息一下是最常見的。此外,不少城市都實行夜運政策,所以一些大貨車司機把應急車道當成停車場,在高速上耗時間,等着傍晚再出高速。”
佔應急車道堵“救命通道”
應急車道專門供工程救險、消防救援、醫療救護或民警執行緊急公務等處理應急事務的車輛使用,其它車輛在交警指揮下才可通行。應急車道是“生命通道”,爲傷者贏得最佳救治時間。但一些車輛卻違法佔用應急車道,將應急車道視爲“超車道”或“休息區”,使“生命通道”變成“死亡之路”。
2010年10月7日傍晚發生的一起事故,至今讓高速支隊事故科李警官記憶深刻。當時,一輛解放牌大貨車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由南向北行至楊村進口匝道附近向左側超車時,與從硬路肩向第二車道並道的一輛黃色客車剮蹭。大貨車衝過中間隔離護欄闖入對行車道,與由北向南行駛的白色豐田小客車正面相撞,造成豐田小客車駕駛人和4名乘車人嚴重受傷。
交管、消防、120等部門接警後趕到現場卻發現,案發地後方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線硬路肩1公里停滿等待前行的車輛,120急救車無法駛進現場救援。交警只得採取“逆向救援”方式,即從對向車道行至案發地點附近,翻越高速公路隔離護欄進入現場。但令人惋惜的是,救護車未能順利趕到現場,豐田車駕駛人和2名乘員身亡。急救醫生表示,如果能提前半個小時救治,傷者就有生還的希望。
一週查處730餘違法車
近期高速支隊以榮烏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滄高速公路爲重點,開展佔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和硬路肩違法專項治理活動。
行動中,高速支隊根據高速公路“佔用應急車道”違法行爲發生規律和特點,加大巡邏密度,重點加大對分流現場、事故現場等重點路段的管理力度,確保應急車道的安全暢通,保證應急救援車輛通行順暢。每名上路交警均配備數碼相機等設備,可及時抓拍“佔用應急車道”交通違法行爲,固定證據,嚴格依法處罰,形成高壓管控態勢。3月3日至今一週時間裏,有730餘輛違法佔用應急車道車輛被高速交警處罰。
交管部門表示,機動車佔用應急車道、硬路肩行駛或駕駛營運客車外的機動車非緊急情況下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硬路肩上停車的,依法應罰款200元,記6分;而駕駛營運客車非緊急情況下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硬路肩上停車的,依法罰款200元,一次性記12分。新報記者李柏彥 通訊員焦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