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前日14時40分許,王經宇教授永遠閉上了眼睛,她的家人趕緊通知天津市紅十字會,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的醫護人員前往醫院摘取了她的角膜。
78歲的王經宇教授出身書香門第,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教書育人,從中學一直到大學,退休前是天津理工大學的物理學教授。10年前,王教授不幸患上了乳腺癌,但她一直在與病魔做鬥爭。最近,她體內的癌細胞擴散,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一週多前,被家人送到南開醫院。
前天下午,王教授病情突然惡化,14時40分老人與世長辭。住院期間,王教授向子女提出,想在身故後將自己的全部器官捐出,家人馬上聯繫到天津市紅十字會,但遺憾的是,因癌細胞擴散到全身,王教授的器官沒有辦法實現捐獻,但幸運的是,她的眼角膜是完好的,可以捐獻。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的醫護人員接到王教授病逝的通知後,於前日16時30分許,摘取了她的角膜,並進行了簡短的遺體告別儀式。醫護人員說,經查王教授的兩個角膜很完好,具備移植條件。
昨日,王教授的兩個角膜分別移植到兩名病患眼中,讓長期生活在黑暗中的他們見到了光明。這也幫助王教授完成了“奉獻社會”的遺願。(記者韓愛青通訊員霍萬良)
又訊:22歲的安徽來津青年張北平是重症肌無力患者,雖然病魔給他帶來無盡的痛苦,但也因此感受到不少關愛。近日,他的病情日益加重,由於全身各系統肌力嚴重減退,連呼吸的力氣也瀕臨喪失,生命垂危之際,他毅然提出要在生命結束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並與相關部門簽訂了捐獻眼角膜申請書。
11歲那年,張北平的父母帶着他和妹妹、弟弟從安徽來到天津塘沽。因爲張北平長年臥牀,母親只能在家照顧他,全家五口人全靠父親一人打零工維持生活,生活極爲困難,只能租住在居民樓後院臨時搭建的帆布篷子裏。
幾年前,濱海助殘志願者聯絡總站將張北平列爲救助對象,經常有志願者到他家慰問救助。志願者的鼓勵令張北平的精神世界一直富足。雖然病情一天天加重,他的肌肉漸漸失去力氣,但他的心靈日益強大,因此在病重之際,他毅然做出將來捐眼角膜的決定。
昨天上午,志願者再次來到張北平家。他靜靜地躺在牀上,全身不能動彈,胸前的肌肉已然僵硬。不知道哪天,他的心肌就將失去跳動的力量,生命隨之終結,但是,他依然樂觀,向志願者微笑。濱海助殘志願者聯絡總站目前已對張北平展開新一輪救助,希望幫助他與死神抗爭。(記者高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