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建設科技南開、實現科學發展”。2014年,南開區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適應新形勢、實現新發展,共建美麗新南開。針對這一要求,南開區區委書記韓宏範表示,全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圍繞一個主題、抓住三大機遇、做好六篇文章。針對這些基本思路的提出和幾項重點工作怎樣實現,韓宏範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
一個主題、三大機遇、六篇文章
即圍繞“建設科技南開、實現科學發展”這個主題,抓住全面深化改革、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建設美麗天津的重大機遇,着力做好提質增量、用好駐區大學院所資源、提升樓宇品質、發展文化旅遊、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和加強幹部管理考覈六篇文章。
提質增量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經濟
2014年南開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區級財政收入增長16%;招商引資到位額實現150億元。基本公共服務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達50%以上。
經濟發展需要突出抓好提質增量和改革創新。
今年確定了經濟發展150個重點項目,包括25個城建項目、25個服務業項目和100個科技創新項目,特別是要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去年南開區土地出讓數量和資金額創歷史新高,特別是天津拖拉機廠地塊將成爲該區經濟增長的引擎。綠蔭裏、美湖裏等在建項目要全面提速,天拖一期、手錶廠等已摘牌項目要加快開工,光電子產業園、咸陽路等項目要儘快取得成效。
突出抓好改革創新。其中包括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將審批事項納入大廳辦理,實現“一站式”服務。
打好發展民營經濟+千企轉型組合拳
民營經濟
想要融入國際化和全球價值鏈,就必須緊緊抓住民營資本這個新的增長點。截至目前,南開區共有企業38000餘戶,其中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7475戶。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稅收總額35.6億元,佔全區稅收總額的55.9%。應該說,民營經濟爲區域經濟乃至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平安保險、九安醫療、曉沃環保等企業就是近年來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改革創新是民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今年兩家民營企業楓盛陽、曉沃環保在“新三板”掛牌。截至目前,南開區在各類交易市場上市的企業有7家。他們的成功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企業整個發展過程都牢牢抓住自主創新不放鬆,從而在各自領域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優勢。搞好產學研結合,做好科技成果的轉化,是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推動創新型城區建設的關鍵。拓展引才引智渠道,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提高民營經濟核心競爭力,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坐落在區域內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使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才智力資源,用好用足這些人才,將會有力推動民營企業和區域經濟加快發展。”韓宏範表示。
千企轉型
今年,南開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全面啓動,特別是經濟工作實現開門紅,一月份區級財政收入實現5.7409億元,同比增長8.3%,各項工作實現嶄新開局。該區出臺了《南開區企業改造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到2016年,完成改造轉型升級企業500家,今年要完成200家,主要通過招商引進一批、技術改造一批、專利引領一批、產業轉型一批等“八個一批”的途徑,完成企業改造轉型升級任務。
同時,南開區明確轉型升級的重點是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樓宇經濟轉型升級、商業運營模式轉型升級和老廠房資源轉型升級四個方面。到年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總量突破33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總量達到55家,億元樓宇達到20座,確保把轉型升級落在實處。
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給百姓帶來實惠
2014年南開區將突出抓好民生改善,提高羣衆生活水平。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仍然要堅持把改善民生和社會治理作爲根本任務,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爲重點,着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南開區將抓好改善羣衆生活20件實事。重點解決羣衆關注的就業、住房、養老、教育、醫療、環境等問題。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更加關注低保邊緣戶和臨時突發困難羣體,千方百計做好救助,不讓一戶過不去。南開區目前仍有一些小片零散平房,要把在本屆任期內完成零散平房改造作爲最大的民心工程,要摸清底數,加快規劃建設,早一天讓羣衆得實惠。
對現有社區提高社區建設管理水平。全面實現社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和舊樓區居住功能綜合提升改造全覆蓋的目標,調動、用好各類資源,使全區75%—80%的居委會辦公和羣衆活動場所達到300平方米的標準。
解決佔路擺賣、加大“肺活量”,南開區將抓好美麗南開建設,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2014年該區將完成白堤路、鞍山西道等5條道路整修和維護,做好保山道、西湖道等10條道路提升改造。搞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堅持依法管理和有序疏導相結合,及時對羣衆反映強烈的市場外溢、佔路擺賣、髒亂差等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上半年要基本解決佔路擺賣問題。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深入實施清新空氣專項治理,加快推進“煤改燃”工程,創建無燃煤城區。
加快建立點線面有機銜接的綠化組團,加快綠水園建設,打造綠化樣板路,提升迎賓主幹線綠化水平,保證城區有足夠的“肺活量”。新建和提升綠化面積40萬平方米。
“三條線、兩大片”留住科技人才
今年,南開區要突出抓好利用駐區大學院所資源,增強創新能力。調結構、促轉型,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南開區將通過規劃引領創新。
“三條線、兩大片”
立足科技南開功能定位,着力規劃“三條線、兩大片”。“三條線”即打造鞍山西道協同創新、長江道創意研發、紅旗路科技商務新幹線;
“兩大片”即規劃環天南大科技創新圈和產城融合的南開西部片區。要利用這些資源優勢協同創新。
去年南開區與大學人才、資金、成果轉化等方面深度對接的基礎上,今年要深入落實與駐區大學、科研院所合作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業創新聯盟。積極推動南開大學與生物工程所、放射醫學研究所的協作項目,積極推動天津大學與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研發轉化平臺的項目,儘快啓動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十八所合作項目,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驅動產業優化升級。要鼓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
雖然該區科技企業數量在全市中心城區持續保持領先優勢,但是“小巨人”佔比不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也不高。要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建立小巨人培育庫和上市庫,儘快形成小巨人引領、中小企業跟進的產業創新集羣。要打造創新發展載體,進一步留住人才。
南開區將推動重點樓宇功能完善和業態聚集,再建一批億元樓,推動服務業聚集區建設再上新水平,力爭全年億元樓宇達到2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