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兩年冬春的霧霾天氣,成爲不少人的心病。關於除霧霾,人們在想各種辦法。天津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5名本科生在許世超老師的帶領下,在課餘開展科研實踐,開發出一種揮發性有機物(VOC)廢氣的淨化技術,VOC淨化率可達99%以上。由於VOC是導致PM2.5生成的衆多元兇之一,同學們計劃將該款“除霾利器”推向市場、服務於企業。
VOC類氣體
PM2.5主要貢獻源之一
據悉,在PM2.5的複雜源中,VOC類氣體佔比約爲10%至15%。而我國噴塗、印刷、鍛造、橡膠製備等過程中,都會產生硫化物、甲苯、苯乙烯等VOC類有機廢氣,是PM2.5的主要貢獻源之一。以往,VOC的處理辦法是直接燃燒法,但是一般來說,燃燒並不完全,而且過程中還會產生二次污染。其他像催化氧化法、臭氧除臭法、活性炭吸附法、藥液噴淋法、生物降解法、等離子法等工藝,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投資高、運行成本高、處理氣量小、工作不穩定、存在二次污染等問題。另外,國外的一些先進環保技術由於專利保護存在技術壁壘,或者設備投資成本高的缺點,往往使中小企業望而卻步,限制了有機廢氣淨化治理設備的實際應用,許老師介紹說。
清明節後亮相
高效去除VOC及惡臭味
許老師的研究課題正是這個方向,在本科生的科研實踐中,他帶領夏一偉等對該研究有興趣、有能力的同學開始了攻關。“既然一種方法並不穩定,我們就開始嘗試將多種處理方法疊加輪番去除。”夏一偉介紹說,首先是過濾方法去除大顆粒,然後採用光分解方法,將大分子斷裂成小分子,最後再使用顆粒催化劑的催化方法。
在光分解這個環節的試驗過程中,殘留氣味是判斷斷開是否徹底的評判標準,由於化學方法測試比較慢,同學們就用“土辦法”,收集氣體自己親自聞來評判試驗效果,“還是會保護自己的,都是用手扇一點,那味道可不好聞。”夏一偉笑着說。
該款淨化設備能高效去除VOC以及各種惡臭味,效率可達99%以上,可適應高濃度、大氣量、不同氣體的淨化處理,並可實現24小時連續工作。目前,設備在學校附近的工廠經過調試後,清明節後正式亮相。
裝備長1.5米×寬0.8米×高0.6米,低噪音、無需專人管護、佔地面積小,對工作環境要求低,同時具有能耗低、成本低、設備本身無污染的特點,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學們計劃進一步推廣該設備,服務於京津冀地區,尤其是B類轎車、電動車及配件的噴塗生產線,“有助於企業實現治理目標,節約治理成本,非常有利於地區的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夏一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