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00多支菊花在絨布臺上一字排開,黑色絨布寄託着人們的哀思,黃澄澄的菊花蘊含着生機和向上的力量。
4月5日清明節,遼寧省撫順市700多名幹部羣衆來到雷鋒墓前,公祭這位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烈士英雄。
青松翠柏之間,年僅22歲的雷鋒長眠於此。下午3時,祭祀活動開始,來自撫順市雷鋒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後,步伐整齊、行動威武的武警禮兵向雷鋒雕塑敬獻花籃。全國道德模範、“當代雷鋒”郭明義,雷鋒生前戰友喬安山,撫順市委書記王桂芬,雷鋒生前所在團團長李瑩等人莊嚴上前,整理花籃緞帶。
參加公祭的羣衆,大多爲撫順市“雷”字號單位的代表:高速公路雷鋒站、雷鋒團、學雷鋒志願者藝術團、望花區好人俱樂部、工商銀行雷鋒支行、國稅局雷鋒分局、學雷鋒典型聯合會、雷鋒精神研究會、雷鋒小學、雷鋒中學……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在初春的寒風裏將手中菊花細心擺放,然後一一鞠躬。
祭祀,是爲了更好地傳承。在“雷鋒城”撫順,各種各樣的“雷鋒”單位、組織遍佈大街小巷,僅學雷鋒小組就有40000多個,學雷鋒服務隊6000多支,全市還連續8年評選了近百名“百姓雷鋒”。
前來祭祀的撫順市學雷鋒志願者藝術團團長王婉茹介紹,他們團有21個分團1600多人,10年來志願者們爲社會貢獻了宣傳雷鋒精神的公益演出1000餘場。隨隊前來祭掃的遼寧省邊防總隊宣傳幹事孫劍秋說,他們每年清明都來,緬懷雷鋒是爲了教育自己:“有了榜樣的引導,有了精神的力量,我們纔不會迷失!”
祭祀,也是爲了更好地行動。祭祀儀式前後,有的人圍在郭明義身邊,合影留念、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有的團隊交流起近期學雷鋒的心得,策劃聯合組織愛心活動。正如郭明義在公祭儀式上所倡議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每個人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祭祀過後,相信更多人會行動起來,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爲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