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者按:2013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天津考察,他深入西於莊棚戶區,連續走訪五戶居民。李克強總理察看居民居住、防雨和冬季取暖情況後指出:“你們的住房困難,我們都看到了,政府和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儘快讓你們搬進新房!”總理的這句承諾瞬間讓西於莊棚戶區數千居民的安居夢想照進現實。
西於莊危陋房屋徵收改造工程被列爲今年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的頭號工程。本着不虧欠羣衆1平方米,不讓一戶居民過不去,確保每一戶被徵收人“居者有其屋”的原則,西於莊地區的改造正在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着。危陋房屋改造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會各界以及羣衆的支持,從而破解一道道難題。爲此,北方網特別策劃西於莊改造系列報道,今天起刊發第一組系列報道《雪中送炭的那些事兒》,將從不同角度來深入報道工作組如何通過智慧和巧妙的方法來解決徵收改造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如何真正讓百姓實現安居夢。
天津北方網訊:“危陋房屋和諧改造的典範、互助互利共同發展的典範、規劃建設功能完善的典範、社區管理體制創新的典範”,這是西於莊危陋房屋徵收改造工程(以下簡稱西於莊危改工程)的宗旨和目標,是政府爲百姓安居樂業許下的承諾。

西於莊危改工程房屋現狀調查是給後面徵收改造打基礎的關鍵階段,從2月20日啓動,到4月10日共計50天。總指揮部下設的兩個分指揮部有200餘位工作人員,他們要用最短的時間,把西於莊地區9600戶居民家庭的房屋情況以及居住者情況全部調查清楚,調查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徵收改造,關係到每一戶居民日後的住房安排,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和遺漏。
爲了履行“不虧欠羣衆1平方米”的承諾,在調查過程中,工作組同志想盡各種辦法,實幹、巧幹,趕進度、出效率。

實幹:爲了百姓
記者走進工作組辦公室,看到第一分指揮部第十三工作組組長郭惠麗正忙着在圖紙上覈對錄入的信息。“我們的時間非常緊張,50天裏要對管界內所有的房屋現狀以及現住人情況進行調查。有契證房屋、有戶籍未登記房屋和無戶籍房屋都在調查範圍內,一間房都不能落下。因爲有很多房屋聯繫不到房主,工作難度比較大。”

西於莊地區衚衕之間、房屋之間錯落緊湊,有些房子年代久遠,房主頻繁變更。房屋情況複雜,這是工作組面臨的一大挑戰。郭惠麗告訴記者:“現狀調查是爲下一步徵收做鋪墊,所以我們就要做好羣衆的思想工作,這也是總指揮部對我們的要求。現狀調查就是把所有房屋信息都統計上來,所有房屋都要測量,不能有一戶落下。有時一間房屋有可能是兩個戶籍,或者三間房屋三個戶籍,這種一契多戶的情況挺多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增產裏大街21號的院子裏有32戶居民,有大概20戶不在此居住。我們必須準確無誤地調查出每間房的房主是誰,違章建築是誰家的,在這方面我們工作組做了很多細緻的工作。到現在也有找不到戶主的情況,還有的住戶家裏有糾紛,所以不登記,後面我們會想辦法。”
巧幹:提高了效率
未雨綢繆,工作組200餘人面對的是9600戶居民,這項百姓的安居工程如果想做得漂亮,必須有思路、有方法。西於莊地區平房密集,調查難度大。通過航拍,工作組測繪出地圖,再根據院落、具體住戶的情況,把每戶的編號放進大圖裏。電腦錄入多少戶,大圖就得有相對應的位置和編號。

巧幹,體現在工作組日常工作細碎的各方面。做房屋現狀調查,拍照是必須的,但是拍照也非常有講究。郭惠麗告訴記者:“有些住戶家裏沒人,就得多次去走訪才能拍到房屋照片。還有就是平房的大門都是相同樣式,工作人員必須提前編好號再拍照,這樣就不會把照片弄混。”

西於莊雖是平房區,但有的房屋建有二層樓,這樣就會有兩個編號。郭惠麗告訴記者:“兩個編號都要在圖上做標記。有了航拍圖,我們做調查就更加直觀了。房屋是公產還是私產,證號、地號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坐落的位置是哪裏?戶籍情況、現住人情況,違章建築以及未登記情況都要錄入。我們沒有休息日,就這樣還覺得時間不夠用,一個組5個人,每個人都頂3個人用。前些日子大家都把圖拿回家畫,中午好歹吃幾口飯就繼續工作。”

房屋現狀調查馬上就要公示了,雖然現在還處在整體工程的前期階段,但是相信這次公示,工作組會給大家一個漂亮的答卷。(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