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牛奶不宜高溫久煮
牛奶久煮會使其營養價值降低。當加溫達100℃左右時,牛奶的色、香、味就會發生變化,還容易造成賴氨酸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損失。因此,加熱牛奶以剛沸爲度,新鮮牛奶只需加熱至70℃~90℃即可離火。如果是嬰兒食用,可用文火再煮2分鐘左右。
牛奶不宜冰凍保存後使用
有些人圖方便,一次買上夠一星期食用的袋裝鮮牛奶,再放進冰箱冷凍起來,隨喝隨取。這樣做並不科學。經冷凍的牛奶解凍後,會出現凝固狀沉澱物,上浮的脂肪團味道明顯淡薄,並出現異常氣味,液汁呈水樣,營養價值降低。如過久存放,還會出現食品衛生安全方面的問題。儲存溫度應控制在4℃~10℃之間。
牛奶中不宜加鈣粉
首先,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牛奶中加入鈣粉,酪蛋白就會和鈣離子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在加熱牛奶中的其他蛋白也會和鈣發生沉澱,從而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其次,牛奶本已含有豐富的鈣,且與牛奶中的其他成分保持着合理的平衡狀態,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發生沉澱,而加鈣粉後反而有沉澱產生。因此,食用牛奶時,無需再加鈣粉。
牛奶不宜與酸性水果、含酸飲料同時食用
有不少人習慣在飲牛奶後或同時吃一些酸性水果、飲料,試驗表明,這種飲用方法不科學。因爲酸性水果及一些飲料中含有較多的果酸及維生素C,當牛奶與其同時食用時,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果酸及維生素C凝結成塊,不但會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飲牛奶時不要吃酸性水果或飲料,飲用一小時後再吃這些食物爲宜。
牛奶不宜與糖共煮
在煮牛奶時,有很多人習慣不待奶燒開就加糖,認爲這樣可使糖融化得快。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爲牛奶在與糖共煮時,牛奶蛋白質中所含的賴氨酸與糖中的果糖在高溫下會生成一種有毒物質—果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但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還有害健康。如果要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開離火後再加糖,而且糖不宜加得過多。
牛奶最好在晚上喝睡前喝牛奶補鈣效好
許多人根據“常識”,認爲喝牛奶應該在早上,事實上,這種“常識”並不正確。
美英兩國醫學專家研究發現,牛奶中含具有催眠作用的物質,其中一種是能夠促進睡眠的L色氨酸,它是大腦合成五羥色胺的主要原料,五羥色胺對大腦睡眠起着關鍵的作用,它能使大腦思維活動暫時受到抑制,從而使人想睡眠。由於它的作用,往往只需要一杯牛奶就可以安然入睡。而另外一種則是具有類似麻醉鎮靜作用的天然嗎啡類物質。所以,如果在早晨飲奶,必然會使人的大腦皮層受到抑制,影響白天的工作和學習。
此外,早晨飲奶也不利於消化和吸收。這是因爲牛奶的蛋白質要經過胃和小腸的分解,形成氨基酸後才能被人體吸收,而早晨空腹狀態下,胃、腸的排空是很快的,牛奶還來不及消化就被排到了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