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中央及京津冀媒體記者滄州行』昨日在滄州啟動,來自京津冀地區的50餘家媒體80餘名記者參與。記者了解到,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推進,滄州正積極應對,力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中弈得先手、搶佔先機。
滄州地處京津冀三地三維空間的核心地帶,是河北省全力打造的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增長極,擁有沿海臨港、土地、交通等優勢。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河北省滄州市真正步入了『京津一小時都市圈』,乘高鐵到北京不到1小時,到天津纔20多分鍾。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為滄州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創造了先決條件,不僅能最大限度地對接臨港經濟,而且從物理空間上縮小了與京津的距離,對吸引人纔、聚攏資源意義重大。在產業鏈條上,滄州的五大主導產業都與京津地區保持著密切合作關系,形成了比較明確的分工。
目前,滄州經濟增速已連續5年位居河北省第一;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2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滄州位居10年來全國競爭力提昇最快城市前十名,在包括294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滄州位居53位;去年11月又首次躋身『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
記者了解到,從『服務京津,甘做配角,打造京津「菜籃子」「米袋子」』,到『主動融入,實現協同、發展、融合發展、一體發展』新階段,滄州從未停止過與京津的對接:投資100億元的北汽集團40萬輛整車、投資220億元的北京佳龍集團大型芳烴聯合裝置項目、投資40億元的北京德奧達京津之門旅游度假區項目、投資6億元的獻縣燕京啤酒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僅去年一年,滄州與北京合作項目就達460項,項目總投資1260億元,合同引資959億元,實際引進資金206億元,佔全市利用省外資金總額的32%。與天津執行合作項目432項,計劃總投資35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04.5億元;年供應天津蔬菜4億公斤,各種蛋類、肉類4億公斤,糧食30萬噸;與南開、河西、紅橋、河北區建立了友好城區關系;與天津有關方面簽署了勞務合作、旅游合作協議。
滄州提出,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努力打造京津冀新的經濟增長極;確定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三個定位:首都經濟圈次中心城市、環渤海冀魯交界處區域中心城市、京津冀重要的產業基地。圍繞三個定位來承接首都功能、打造產業基地,力爭一批重大國家戰略性項目布局滄州,包括推動京津需要轉移的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向沿海地區集聚,支持京津大型企業參與東部沿海地區開發建設,共建臨港產業基地。同時,鼓勵企業在京津建立研發機構或引導企業與京津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建立研發機構、技術服務平臺,加強京津冀內各市(區)科技創新開放與共享,加快建立健全跨區域創新服務平臺與運行管理模式。(記者解金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