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以前每家都有一個煤爐子,冬天取暖時髒不說,還不安全,取暖效果也不好。現在家裡用上了電爐子,政府還給補貼,乾淨安全又實惠。』說話的是北京什剎海街道柳蔭街居民張廣信。日前,記者隨京津冀三地大氣污染防治采訪團一行在北京采訪時了解到,該市實施平房煤改電工程,消滅了家庭『小煙囪』。
張廣信的家是小四合院,由於是老舊平房,地段不適合集中供暖,過去他和鄰居只能靠土辦法燒煤爐取暖。張廣信告訴記者,煤爐土法取暖讓屋裡經常落上一層灰,取暖效果還不好,更嚴重的是,還曾發生煤氣中毒。
2007年,張廣信家進行了煤改電工程,用了幾十年的煤爐被淘汰了,換成了儲能式電熱爐。記者在他家廚房及臥室等地方,看到幾個類似暖氣片的東西,這就是他們家的『小太陽』:他們一般晚上9點至凌晨6點充電,因為這時可以享受到每度三毛錢的波谷電價;電爐有儲能功能,白天可以繼續釋放熱能,可以讓屋子裡一整天維持在18攝氏度以上。
電能『小太陽』帶給居民的還有經濟實惠。張廣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購買電爐時每個爐子政府補貼1200塊,燒爐子用的是波谷電價,政府還另外給每度電兩毛的補貼,也就是說,每度電僅花一毛錢,這樣算下來,每年取暖費用僅需六七百塊,原來燒煤時,取暖費用是兩千多。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已完成城市核心區20多萬戶平房煤改電工程。(記者孔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