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記者隨京津冀三地大氣污染防治採訪團採訪時瞭解到,三地加強科技手段大氣污染監測工作,用更準確的數據爲綜合施策治理污染提供支持,對霧霾進行“精確打擊”。
日前,記者在我國首個大氣梯度監測站——石家莊市大氣梯度監測站200米監測平臺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更換採樣儀中的過濾膜。“通過這些儀器的監測,我們分析出石家莊市大氣顆粒物中污染物來源從多到少依次是燃煤、建築工地水泥揚塵以及機動車尾氣。”石家莊市監測站副站長張靈芝介紹,“我們還與南開大學合作,進行源解析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記者在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瞭解到,目前本市27個監測點位已基本覆蓋到所有行政區,以人口較爲集中的建成區爲主,並且採用激光雷達技術監測上層空間污染物的構成和流動趨勢,爲重污染天氣預警的發佈和解除提供支持。同時,對重點污染企業污染物排放進行實時記錄追蹤,一旦發現有偷排現象,系統就會發現數據異常,讓違法排污無處遁形。
在距離市環境監測中心不遠的水上西路,一輛移動監測車正在路邊“工作”,對機動車排放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等實時監控。今年,這樣的移動監測車將遍佈市內六區。
據悉,京津冀三地將利用科技手段開展大氣污染成因等研究,每年形成階段性科研成果,爲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搭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共同應對區域大範圍空氣重污染。(記者孔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