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作爲一名入行二十餘年的設計師,已入不惑之年的田俊芹堅持着一大早趕到單位的工作習慣,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熬夜加班也是家常便飯。一年四季,她行走於全國十幾個城市做幾十個項目,下工地、看現場、研究設計方案,風雨無阻。同事們都說她是“地鐵女超人”,她卻說,“這是地鐵設計師應做的工作,設計出方便市民的地鐵,是每個地鐵人的心願。”
十年磨一劍打造一號線
對於天津地鐵,市民最熟悉的莫過於一號線,從早期的“7047工程”建成今天的地鐵一號線,田俊芹見證着這條線路的蛻變。她告訴記者,她是1994年開始從事城市軌道交通設計工作的,也是從天津地鐵一號線開始,她從線路專業負責人開始成長爲項目總工程師,完成了從前期線路走向方案研究至工程驗收、試運營期維護全過程。一號線是天津首條貫通南北的地鐵線,充分利用了7.4km既有洞體,地鐵既有線改造工程尚屬國內首例。田俊芹介紹說,一號線是在老天津地鐵的基礎上建設改造的,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新舊洞體銜接。爲此,設計團隊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反覆論證每一個方案,在線路測量、定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據瞭解,由於老地鐵是早年間建成的,在修建設計一號線的時候,已經很難找到當年的資料、圖紙了,這就極大地增加了設計難度,每個點位都需要現場進行勘測。
從1994年開始研究論證,到1998年西站到洪湖裏段提前開工,再到2002年全線開工,2006年6月正式開通運營,天津地鐵一號線十年磨一劍,最終爲天津開啓了全新的地鐵時代,同時這條線路也爲這支優秀的設計團隊贏得了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銀獎。
坐地鐵別有一番滋味
乘客乘坐地鐵感受的是速度,而地鐵設計師乘坐地鐵的感受又會不會有所不同呢?田俊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也會乘坐地鐵,而且乘坐地鐵時會“東張西望”。她告訴記者,可能是出於職業的原因,每次乘坐地鐵心理感受都會不一樣,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在她的眼裏卻都是從一份份圖紙中鑄造出來的,所以乘坐地鐵的時候,心裏特別自豪。
田俊芹還告訴記者,時代在發展,地鐵的建設也是與時俱進的,參與設計的每一條新線路開通後,她都會去實地感受一下,同時會仔細在現場再勘察一遍,有沒有需要改進的設計點。
“女超人”想顧家不容易
由於常年出差,田俊芹生活中無法更多地照顧年邁的父親和準備高考的女兒。丈夫和她在同一家單位工作,兩人都經常出差,很難全面顧及家庭。她告訴記者,家裏的事經常是夫妻兩人在火車上“交接完成”。同時出差在外地,或者早上丈夫剛出門,晚上她纔回津的情況也是家常便飯。女兒從小就獨立,三年級起已經會做飯,上下學自己乘坐公交。今年,女兒已經18歲了,馬上要參加高考了。談到女兒,田俊芹有點愧疚,而更多的是溫暖和欣慰,因爲女兒非常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
“我身邊的每個‘地鐵人’都是這樣生活的,雖然辛苦,可也是幸福的,當看到一條新的線路在一座城市裏開通、運營時,內心的自豪和感觸是無法表達的。”田俊芹告訴記者,每一座城市的地鐵從前期的考察、勘測,到設計方案的論證、確定,然後由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建成後交給運營公司進行經營和後期的維護,每個細節都彰顯着“地鐵人”的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