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4年5月10日上午10點,天津文廟博物館將舉行“2014年南開教育春季祭孔大典”。本屆春季祭孔大典由天津市南開區教育局主辦,天津戲劇博物館文廟博物館管理辦公室、天津市崇化中學、天津市文博學會民間收藏專業委員會協辦。
近年來,天津市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本着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深傳統文化推廣,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宗旨,同時爲了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文廟將今年春季祭孔主題定位“南開教育春季祭孔大典”活動。
作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天津文廟一直努力推廣傳統文化和儒學思想。每年把春季祭孔作爲各區縣的文化活動,多項活動的開展在各區的文化、教育等領域受到了好評,對於提升各區域文化修養、凝聚民族精神、弘揚傳統文化有着積極的作用。
祭孔音樂來源於孔子推崇的韶樂,舞蹈起源於夏朝。在韶樂的背景之下,主、陪祭官向至聖先師孔子獻三獻禮。樂曲演奏《宣平之章》,舞生開始跳六佾舞,佾舞是古代最隆重的祭祀所使用的儀式,共96個動作,每個動作代表一個字,四個字組成一句歌頌孔子的話語。舞生右手持羽,象徵正直。羽是用雉尾羽毛做成的飾物,主陽,象徵外在合於禮儀的容貌;左手持龠,象徵平衡,龠是一種竹子做的樂器,主陰,外型跟笛子相仿,象徵聲音與和諧。羽龠結合,體現了陰陽和諧的天地秩序。
祭孔禮制是從周代的祭祀之禮演變而來的。本次祭孔大典的內容以歌頌孔子生前的業績爲主,是禮、樂、歌、舞四位一體的廟堂藝術,樂音齊全、典雅悠揚,氛圍古樸,莊重典雅。在新時期舉行祭孔大典,進一步弘揚了民族文化,喚起本市人民傳承儒學思想精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