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生病、住院、做手術,要不要給醫生塞個“紅包”,不但讓患者很糾結,而不少醫患矛盾也是從中潛滋暗長的。
今年年初,國家衛計委發佈通知,從5月1日開始,患者住進二級以上的醫院,要和住院醫生簽訂《醫患雙方不收和不送“紅包”協議書》,承諾不收、不送紅包以及貴重的物品。
可是這項規定在剛頒佈的時候就曾經引起爭議。雖然人們大都對醫生收受紅包的現象表示反對,但是有醫生認爲,簽署這樣的協議是不尊重醫生和醫學的表現,還有人對協議的實際約束效果提出了一些質疑。
現在已經這個協議頒佈運行了一個多星期了,有媒體報道說,不少醫院遲遲沒有與患者簽署這份協議。到底目前這項新規定落實情況怎麼樣?
王醫生在江蘇南京某大型醫院就職。對於國家衛計委關於患者、醫生共同簽訂“不送、不收紅包”的協議,王醫生早有耳聞,但至今,他所在的醫院對於這項協議暫時還沒有正式實施。
王醫生:我是聽到新聞裏說的,但是我也就只是聽說而已,我們醫院目前還沒有搞,至於它怎麼搞也不清楚,我們聽安排吧。
王醫生畢業於南京某醫科專業大學,同學散佈全國各地的醫院,她特意到同學QQ羣裏交流後得知,其他很多城市的醫院也沒有正式推行“不送、不收紅包的協議”。
在安徽、河南等多個地區,簽訂拒收紅包的協議都已經開始執行。但是在某些地區,即使執行了衛計委關於醫患雙方簽訂拒收紅包的協議,也跟衛計委的規定有所出入。對於拒收紅包的協議,國家衛生計生委會提供協議的參考文本,山東淄博某二級醫院的一位醫生,則告訴記者,他們醫院目前只是內部出臺相關規定,約束醫生收紅包的現象。
崔醫生:反正拒收紅包這一塊,醫院從去年就開始,每個醫療工作人員和醫院寫了一個承諾書,承諾自查自糾、拒收紅包、回扣,簽好承諾書以後每個人員說,五月一號這個協議,還沒有幹啥。恩,還沒聽說。
爲什麼要出臺這份內容詳盡的拒收紅包協議的規定?
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姚宏文:簽訂不收不送紅包這個協議書的目的,是爲了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的作風建設,進行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營造廉潔行醫的職業環境,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有患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簽訂了拒收紅包的協議之後,他們的心裏踏實了很多。
趙阿姨:籤協議以後,心裏就踏實,因爲過去不籤協議,你都打聽着些,是不是自己沒送,人家別人送了,將來對自己不好,這下來一簽了,都明明白白,都知道不用再送紅包了,服務上面都一樣,心裏都放心了!
但在規定在公佈之初,中央保健辦副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協和醫院肝膽外科醫生黃潔夫就曾經表示,作爲醫生,他不會籤這樣的協議,在他看來,這是不尊重醫生和醫學的表現。而規定執行了一週,洛陽市某醫院醫護人員楊小姐如今也表示同意黃潔夫的觀點。
楊小姐:憑良心來說,我不願意去籤這個協議。好像就是在告訴別人,可能會去收別人的紅包,或者我原來做過這個事情一樣,我覺得對於我的人格是一種侮辱。
也有醫生告訴記者,很多紅包都是在患者接受手術前收到的,如果立即當面拒收,一些家屬的情緒可能會比較激動,甚至會有猜疑和牴觸。所以,不少醫生都是在患者病情穩定之後,再退紅包。但《協議》一旦正式出臺,能否繼續這樣做,他們已經開始拿不準了。採訪中,不止一位醫務人員表示,對這份協議能夠起到多大作用,並不樂觀,一位醫務人員直言,要求醫生和患者之間簽訂這樣一份協議,意義不大。
醫務人員:本身我們工作就挺忙的,又要簽署各種手術同意,還有很多知情同意書,再簽署這麼一個同意書,就是增加了一些工作負擔,他對真正想收紅包的醫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能起不到任何約束作用,但是對於不收紅包的醫生又有點多此一舉,這個承諾我覺得只要醫院、官方有這麼一個告知或告示在醫院出示就可以了,我們沒必要每個去籤或去承諾。
就多地醫務工作人員對拒收紅包協議提出的不同意見,國家衛計委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不便迴應。
全國醫院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全面推行“不送、不收紅包協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答案。而這項規定頒佈之初引發的爭議,我們看目前也依然存在着。
僅靠一份協議,能否管住在患者和醫生之間傳遞多年的紅包?杜絕醫生收取紅包,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帶着這些問題,我們的記者採訪了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
早在2004年,原衛生部就曾經發布禁令,宣佈凡是收紅包的醫生都將被取消行醫資格。其後也曾對這一禁令三令五申。僅靠一紙禁令能否管住在醫院裏傳遞了多年的紅包?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對此頗有疑慮。
卓小勤:紅包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定的市場,哪兒一個級別的專家都有他紅包的標價,你現在一紙行政命令能把它禁止掉?我不太相信,而且是病人跟醫院籤這個拒收紅包的協議,如果病人給了紅包是不是病人就構成了違約,如果病人給紅包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給的,那這個情況怎麼處理?
卓小勤認爲,杜絕醫生收取紅包,關鍵還是要依靠醫療改革,捋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改善以藥養醫的環境。
卓小勤:以藥養醫被破除之後,國家也不可能養活這麼多公立醫院,目前公立醫院的改制已經開始了,所以我覺得迴歸市場化,醫務人員的收入由市場來調節,逐步改善和提高醫務人員的收入,這必然是一個趨勢。
除此之外,卓小勤還建議,儘快開展醫生多點執業,破除社會資本開辦醫療機構的多重壁壘。
卓小勤:我們國家在醫療資源配置上也應該爲專家型醫務人員個體開業創造一個很好的環境,這樣他的所有的收入都是合法收入,根本不需要通過收紅包這樣下三爛的這種手段來獲取收入。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話,我想但凡有點良心的醫生都不會再去收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