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用『風聲鶴唳』來形容眼下的房地產市場,並不為過。不僅房子賣不動,銀行貸款這一塊也是萎靡不振。一些城市出現了居民購房貸款審批緩慢、銀行遲遲不放款的現象;一些地區,首套房個貸已很少有利率優惠,且利率水平明顯上浮,高於基准利率5個點以上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首套房貸優惠政策名存實亡。
昨天(13日),社交網絡熱傳的一條傳聞引發高度關注:那就是『央行召集商業銀行開會,要出手救房地產市場』。傍晚時分,央行網站終於掛出官方信息: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住房金融服務專題座談會,進一步改善住房金融服務工作。要求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優先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求,合理確定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同時提高服務效率,及時審批和發放符合條件的個人住房貸款。這是針對部分銀行的分支機構對按揭貸款出現『不願貸、拖延貸、漲價貸』的情況後,我國金融調控部門首次發聲。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輿論熱烈反響。央行此舉,究竟該如何解讀?實際操作層面,又會對民眾購房產生什麼影響呢?
參加這次住房金融服務專題座談會的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15家商業銀行負責人。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士餘要求,商業銀行提高個人按揭貸款發放效率,並合理定價。去年至今,出現了部分銀行分支機構對按揭貸款出現不願貸、拖延貸、漲價貸的情況。在北京,有不少銀行早早就沒了折扣,記者早前以購房者的身份諮詢了一家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我們這邊利率是沒有下浮的,就是按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走,具體其他地方的分行我們不太清楚。
在上海的一家工商銀行,工作人員毫不避諱,要房貸您得找關系,沒關系您就得等。
工商銀行:如果你工行認識人的話你打招呼會更快一點,不打招呼正常就2個月吧。
根據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解釋,額度不足和房貸業務非業務重點是主要原因。2013年銀行間出現所謂的『錢荒』,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緊張,在去年6月底、12月底先後發生兩次利率大幅飆昇的劇烈波動,今年以來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持續好轉,為什麼商業銀行在房貸上還這麼『挑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理財、互聯網金融等一系列,包括直接融資的發展,都促使銀行的存款增速明顯放緩。
而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范為分析認為,央行召開這樣的會議,除了有微觀房貸市場的背景,還有宏觀經濟的背景:
范為:一季度以來特別是出了4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投資和消費這兩塊都是比較弱的。因為我們知道房地產投資在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佔到近四分之一,使得央行希望通過穩定房地產市場來穩定宏觀經濟增長。
無論背景如何,央行的表態勢必引起一系列聯想和連鎖反應。首先,就事論事的說,商業銀行能否真正遵照央行要求、滿足房貸需求?再者說,曾經炙手可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現在的確呈現很多降溫信號,地方限購政策松綁消息也頻頻傳出,央行的表態究竟會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央行的最新表態,來開會的這些商業銀行能否照單執行呢?在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營業部總監張大偉看來,15家商業銀行執行的意願並不強。
張大偉:對於現在市場來說,如果首套房貸有一些折扣的話,比如說九折,只有5點多了,去理財的人知道,現在銀行的保本理財、無風險理財都到5點多了,這種情況下,銀行很難有自己的意願放折扣給首套房貸,所以從這點的話我們認為這個講話或者這個政策對銀行來說直接影響不會很大。
而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范為認為,從央行來看,政策沒有任何變化。
范為:應該說政策層面過去也一直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不過商業銀行在執行首套房貸款出於從自身經營的角度考慮,進行了一些收緊和利率上浮,首套房政策沒變,只是執行起來更加按照寬松的原則。
五一之後,樓市的寒氣開始蔓延開來,先是北京豪宅降價千萬的消息傳出,後有一線樓市整體成交下滑的新聞曝光。就在人們爭論樓市是否進入拐點的時候,央行這次的要求又會對未來樓市產生怎樣影響?張大偉分析說;
張大偉:從這個措施來看,不會有太多積極的影響,因為銀行現在還是承擔著比較大的壓力的,對於後期市場這個政策在短期對市場信心有一些提振,現在大家都意識到房貸現在纔是關鍵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