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家到單位,打車需要35元,‘拼’新認識鄰居的車,給他攤10元油費就行。”家住華苑的王先生就通過拼車軟件找到了“小夥伴”。“打車大戰”剛剛落幕,“拼車軟件”隨即來襲。本月起,愛拼車、哈哈拼車等應用軟件在外地砸出百萬元補貼吸引用戶,似乎“燒錢大戰”一觸即發。但記者調查發現,“燒錢”還未“波及”到本市,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拼”出來的煩惱仍讓市民望而卻步。
體驗:“匹配”成功率不高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拼車軟件有10多種,功能大致相同,模式界面也差不多;用戶只要把軟件下載到手機上,註冊時選擇車主或乘客,然後發佈拼車路線、時間等信息,系統就會基於地理位置自動匹配,乘客可以搭上“順風車”,車主也可以從乘客那裏獲得一定的補償。目前,這類軟件雖然可用於出租車和乘客之間,但更多的是用於私家車主和乘客之間。
記者下載了一款名爲“愛拼車”的軟件,通過綁定手機註冊後,發佈了從咸陽路到南樓的拼車路線,地圖顯示周圍有5位車主,但等了40分鐘仍沒有車主“接單”。記者體驗時還發現,車主註冊時需填寫車輛信息並上傳駕照、行駛證等照片;而乘客註冊時,只需手機驗證,不用“身份證驗證”就可發佈拼車信息,也就是說,車主可能連上車的人是誰都不知道。
爭議:隱患太大易招“黑車”
“現在已經尾號限行,每週上班有一天不能開,要是兩人都開車並且順路,就可以互相幫助;如果乘客沒車,能出點油錢,也是雙贏的好事兒。”私家車主趙先生就“力挺”拼車軟件。雖然拼車“多快好省”,但大家最擔心的還是“安全”:一是有償拼車涉嫌“非法營運”,二是行車安全難以保障。
不少出租車司機就表示反對,拼車軟件很可能被“黑車”利用招攬生意,比如一些“黑車”提前就給出價格和路線,等待“拼車”的乘客一起“湊份子”乘坐,這樣相當於把“黑車”給“洗白”了;軟件不僅幫不到正規的出租車,反而讓“黑車”更容易“拉活兒”;而乘客用拼車軟件更容易招來“黑車”,自身安全也沒有保障。
那麼,如果“拼車”在行駛中出了交通事故,責任由誰來承擔呢?許健律師提醒,私家車的車一般投保的是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但本車人員的人身和財產損失,並不在這兩種保險的保障範圍之內;由於私家車屬於非營運車輛,如果在有償“拼車”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很可能將其認定爲“非法營運”而不予理賠。
法規:“拼”油費車主或挨罰
雖然拼車軟件來勢洶洶,卻無法掩蓋其法律尷尬。許健律師表示,按照是否分攤費用,“拼車”分爲公益型和互助型,如果是“公益”就屬於“助人爲樂”,讓別人免費搭“順風車”;“互助”如果分攤費用,就有“黑車”嫌疑;私家車載客即使只“拼”油費,也屬於改變車輛使用性質,構成“非法營運”;按照規定,一旦被查實是“非法營運”,除沒收非法所得外,車主還面臨5000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款。
專家提醒市民,如果比較認可“拼車”方式,目前最好“拼”正規的出租車,這樣才能保障安全;但如果“拼”私家車,乘客與車主將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