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路上時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車在行駛,孩子從天窗或車窗探出頭來,或者在後排座椅上玩耍。殊不知,就是這樣的小細節、小疏忽,很有可能給孩子帶來致命危險。交管部門提示,將身體探出車外不僅觸犯交通法規,而且極易發生刮擦碰撞事故,此外,帶孩子外出應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孩子探出天窗屢見不鮮
許先生週末駕車帶妻兒到薊縣遊玩,兒子一直鬧着要站起來看途中美景,許先生打開天窗。由於前方車輛突然減速,許先生慌忙中踩下剎車。因慣性,許先生的兒子身體前傾,脖子順勢撞上天窗邊緣。
經觀察發現,行駛中的汽車內有孩子將頭伸出天窗或車窗的情況屢見不鮮。5月22日下午,一輛黑色小客車穿行在大沽南路的車流中,一名看上去四五歲的男孩將半個身子探出天窗外,而駕車的家長並未意識到危險性,一直和孩子有說有笑。
一些汽車天窗附有自動防夾功能,那麼,防夾功能是否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呢?根據某4S店試驗,將礦泉水瓶放置在汽車天窗間,按下天窗關閉按鍵。天窗慢慢朝水瓶移動,當天窗觸碰到礦泉水瓶後,手會明顯感覺到一股擠壓力,礦泉水瓶被夾至一定程度後,天窗才自動回縮。
七成家長未使用安全座椅
不少家長帶孩子出去時,會直接讓孩子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穆女士購車時,出於安全考慮,購買了兒童安全座椅。但安裝後,她發現後排空間變得擁擠,穆女士將安全座椅放到後備廂中。
在南京路和平保育院門前走訪發現,25輛送孩子的私家車中,僅5輛車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河西區第一幼兒園門前,20輛接孩子的車輛中,僅4輛車上裝了兒童安全座椅。據隨機調查,70%的家長表示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專家表示,車輛運動時,車輛本身及車內的人都會產生“慣性動能”,急剎車時,孩子很少能控制住身體不向前衝,加之骨骼稚嫩,極易受傷。另外,孩子身材矮小,氣囊的位置往往在孩子的頭部,氣囊爆開時與孩子頭部的瞬間接觸力,遠遠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所以非但保護不了孩子,反而會成爲致命的“殺手”。
身體探出車外可依法罰款
交警表示,汽車天窗不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車子在行進時可能會對兒童造成很大的傷害。《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7條規定,機動車行駛中,乘坐機動車不得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違反該規定可被依法罰款50元。
交管部門介紹,事實上,孩子將頭伸出天窗不僅在急剎車時易發生危險,許多車型的天窗還具有熄火自動閉合功能,萬一熄火,孩子極易被夾傷,嚴重者會致頸椎受傷或癱瘓,另外,遇到硬物飛來、高空懸物時,頭部也容易受傷。
交管部門提示,在開啓車窗或天窗時,應叮囑孩子不要把頭或手伸出窗外。同時,不滿12歲的孩子最好不要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攜帶低幼兒童出行的家長,最好使用專業的兒童安全座椅,將兒童安全座椅固定在車後排,然後給孩子繫好座椅上的安全帶。
小細節千萬別忽視
孩子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交警提示廣大家長,防止孩子在乘車過程中出現危險,最有效方法就是守法駕駛,安全行車。如何小心避免一時疏忽爲孩子帶來的傷害,交警提醒以下幾個小細節千萬別忽視。
兒童乘車小心天窗
車主對策: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都不能讓孩子把頭、手臂或身體的其他任何部位伸出天窗。
不要抱着孩子乘車
車主對策:讓孩子坐在適合他的兒童安全座椅中才是最安全的。
不要讓孩子坐副駕駛位置
車主對策:12歲以下兒童、1.5米以下人士不允許坐在汽車前排。
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車主對策: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極有可能被搶被盜。同時,孩子長時間處在空氣不流通的狹小空間,對健康不利;如果亂碰車中按鈕,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危險。
乘車過程中,不要喂孩子果凍、糖果、小餅乾等顆粒狀食物
車主對策:進食一定要將車輛停穩後進行。
不要讓孩子把身體探出車外
車主對策: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都不能讓孩子把頭、手臂或身體的其他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一定要使用安全鎖
車主對策:使用安全鎖或關閉開車門功能,防止孩子亂動誤碰了車門發生危險。
停車後大人先下車
車主對策:大人先下車,觀察路況後再讓孩子下車。同時,儘量讓孩子右側下車,不要讓孩子單獨離開車輛,特別是穿越道路。
車內不要放置過多玩具
車主對策:定期清理,越少越好。如果必須保留的話,儘量保留小的毛絨玩具。
避免車內異味危害兒童健康
車主對策:通風很重要,但儘量不要在行車過程中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