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隨著天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區域輻射能力明顯提昇,特別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留津就業,天津濱海新區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沃土。
濱海新區對人纔吸引力顯著增強
在南開大學網站,一份由6名本科生針對天津市10所高校的284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做的、有關就業意向與濱海新區對人纔吸引力的調查問卷頗為引人注目。該問卷內容包括理想就業地點、對濱海新區的關注程度、擇業考慮因素、濱海新區吸引人纔優勢、濱海新區提高人纔質量建議等方面。
在調查中,面對『理想就業地點』這一問題,高達39.4%的受訪者願意到天津市及濱海新區工作,這一數據超過了選擇去北京、上海、廣州及沿海發達地區的35.2%。項目組還針對天津濱海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兩地對本市畢業生就業吸引力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僅有這兩種選擇的前提下,傾向於在天津濱海新區工作的人數佔受訪者的71%,遠遠高於選擇上海浦東新區的29%。在了解了天津濱海新區的區位優勢和人纔吸引政策之後,51%的學生表示願意到濱海新區工作,43%的畢業生表示可以考慮,僅有6%的學生表示不會到濱海新區就業。
此外,調查問卷中還涉及『如果進入濱海新區工作,您最關注的是什麼問題』,調查結果顯示38.46%的受訪者將『個人發展問題』作為擇業過程中最為關注的方面,緊隨其後的則是『住房問題』和『社會福利待遇』,分別受到了30.77%和25.8%受訪者的關注,關注度最低的是配偶工作問題和子女教育問題,分別佔受訪者的9.44%和8.39%。
實際上,濱海新區也在不斷調整政策,鼓勵應屆畢業生在濱海新區就業、創業,同時注重發展二、三產業,吸引不同類型的企業落戶濱海新區,並促進企業建立職業發展通道,讓注重個人發展空間的大學生能夠看到自己光明的職場前景。
校企合作培養吸納優秀人纔
天津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服務濱海計劃』,為濱海新區發展輸送人纔。近三年來,共有1451名畢業生紮根濱海,為濱海新區發展貢獻力量。
據介紹,天津科技大學重視與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合作,先後與SEW傳動設備(天津)有限公司、西門子傳動設備(天津)有限公司、空中客車(天津)總裝有限公司、國家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包裝測試中心等現代化企業和研發機構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動畫專業與濱海電視臺共同創作的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原創動畫片『三娃傳奇』應邀赴法國參加安納西國際動漫節,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三娃傳奇》的制作融合了教學、科研和人纔培養的各類有益嘗試,也為濱海新區吸納高校動畫人纔奠定了基礎。
除創造更好的平臺,鼓勵學生在濱海新區就業以外,學校還整合校內外資源,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業教育平臺,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天津科技大學與天津臨港經濟區管委會、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等合作,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和創業項目,承接學校師生的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共建創業基地。
天津科技大學學生社團還成功注冊了天津市第一家社會團體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天津開發區搏宇創業協會』,並扶持該協會成功創辦了以『搏宇創業協會』社團法人為股東的『天津天科搏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員工全部為學校經濟困難學生。目前該公司已經獨立運營文印店、紀念品店、校園生活服務亭、報刊信息服務亭四家店面,現有在職、兼職員工近百人,陸續為300餘名經濟困難生提供了崗位實踐的平臺。
期間,2012屆畢業生韓智飛還依托學校專業優勢和博宇協會負責人的經歷,獲得了『減壓快速槽制槽蛋的方法』和『一種快速醃制無鉛松花蛋的方法』兩項科技研發專利,並以此成功創辦了『天津市奇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運轉狀況良好,韓智飛也以此項目獲得了2012-2013學年天津市創業獎學金特等獎。
創業孵化基地助大學生自主創業
2011年,濱海新區(大港)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在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投入使用。該示范基地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搭建集政策理論研究、創業指導培訓和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創業孵化平臺,立足濱海新區,面向京津冀吸引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為在校、畢業大學生提供自主創業的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實現就業和創業的有效對接。
准許進入孵化基地的公司為以在校大學生或往屆大學生為主體創辦的公司,分為見習創業公司和獨立法人公司。見習創業公司指為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需要而組建,僅在校園內登記注冊、運行的公司;獨立法人公司指由大學生組建的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登記的從事經營管理的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
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成功運行以來,先後幫助幾十名大學生畢業後成功轉型成為企業的負責人。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大四學生陳濤告訴記者,去年,他和幾個室友借助學校的孵化基地平臺,創辦了一家教育培訓學校。現在培訓學校已初具規模,並在市區開了幾家分校。有了創業成功經驗的陳濤和幾個同學又瞅准了『廢油加工再利用』項目。陳濤告訴記者,國家在進行產業轉型,他要從創業型項目向科技型項目發展,完成創建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的夢想。
經過專家和老師們的全方位幫助,很多創業項目從策劃初期就被重新整合細化,去掉一些可操作性差、市場預期不佳的項目。一些優中選優的項目,被進一步做大做強。很多大學生創業者表示,科研和創業之間的對接,沒有預想中的簡單,感謝專業團隊為其提供的『手把手』服務。同時,有了金融投資專家的推介,很多金融企業也逐漸將資金注入到大學生創業中來,幫助項目順利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