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欄語:
這個夏天,全市“互看互比互學”工作檢查活動再次啓動,一場足跡遍及1.2萬平方公里津沽大地的行軍拉練誓師出征。本市各區縣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調整、深化改革、城鄉建設、生態保護、民生保障的進程中奮勇前行。新報記者深入一線,採訪各區縣亮點項目,從民生的角度出發,將美麗天津的多彩畫卷再次呈現在市民眼前。
當老闆 找工作 全部免費
2013年,雙港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的就業超市“開張納客”,起初,這個每件商品都張貼着就業信息的“古怪超市”憑着自己低廉的售價吸引了不少老百姓。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可以免費“銷售”工作的超市終於得到了百姓的認可,700餘人次市民靠着這個超市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今年4月,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又推出了“創業吧”,這個散發着咖啡香味的創業吧,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吸引了70餘名會員入會,其中10餘人已經開始在創業的道路上探索。在雙港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只要沒工作就去勞動保障服務中心。
培訓教室 廚具“寶寶”一應俱全
“現在企業是真的缺人,可百姓也真的不好找工作,這中間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不暢。”雙港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主任董明彥說,“我們也想過貼海報、搞招聘會,可再密集招聘會也不能天天搞,海報不能天天印。後來,我們想到了超市的概念,老百姓買生活用品去超市,那找工作能不能也有個超市呢,這個超市‘專賣’工作,天天開門,誰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就這樣,2013年,雙港鎮就業超市在津南區人社局的指導下,在雙港鎮政府的支持下開張了。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就業超市影響力大大提升,今年在區鎮兩級政府的支持下,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的硬件也得到了改善,不僅就業超市、創業吧有了自己的陣地,連培訓教室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
在雙港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二樓,3個技能教室、兩個實訓教室、一個綜合教室寬敞明亮,設備一應俱全。“烘培教室裏面有烤爐、烤箱等各種廚房用品,許多通過培訓的學員都到法頌食品等企業工作。家政服務實訓教室提供月嫂培訓,這裏有一些寶寶的模型人偶,老師和學員們都要抱着模擬的寶寶手把手地傳授護理知識。插畫教室、美甲教室、計算機教室……都是根據社會崗位的需求來設定的。”董明彥說,“近一年來,我們培訓的學員達1000餘人次,全部都是免費培訓。”
推薦就業 保證企業求職者都滿意
“學好技術,下一步就是要找對僱主。”就業超市資深員工王富英說,“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個人,我們都不收費,但我們要查證件、要籤協議,要確保這個平臺的安全性,所以一定得找靠譜的企業。就算成功入職,我們的活兒也不算完,如果雙方發生了糾紛,中心還要協助區勞動局進行勞動監察。真的不合適,離職了,我們還得繼續跟蹤,再給雙方介紹心儀的工作和可靠的人選。所以在這個超市,我們既是‘賣工作’的‘服務員’,又是企業和求職者的‘月老’。”
今年24歲的郭成祿就是通過就業超市找到的工作。“我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了3年,後來公司不景氣,我就離職了。”郭成祿說,“後來,我到鎮裏的就業超市去登記,加了他們的微信,就經常收到招聘信息。工作人員也會常常給我打電話,幾乎隔兩三天就推薦一個工作,我光面試就面試了10來家,最後我終於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現在,就業超市不僅僅有“實體店”,還有微信、微博、QQ羣。就業超市現在簽約企業大約有300多家,微信羣、QQ羣的求職者大約1000多人,本地外地的比例差不多1:1。
免費入會 啓動資金免息貸款
“創業”成爲當代社會的時尚,許多人選擇創業爲自己和家人掙得未來。26歲的賈重璽就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別看小賈年紀輕輕,卻已經有着10年的工作經驗了。“我16歲,還在上學的時候就開始打工,這麼多年做過KTV服務生、炒過栗子、幹過超市理貨員、賣過烤串……乾的工作十幾種,但賺錢都不多。”
在雙港鎮勞保中心的創業吧,小賈接觸到了“權健君美火療”的天津總代理趙洪發,並將創業目標鎖定在了火療養生館上。“現在我正在接受免費的技術培訓,同時在考察項目的位置,預計今年下半年我的火療店就可以開業了。”小賈興奮地說,“現在我自己有一些積蓄,如果不夠,創業吧還可以幫助我申請免息貸款,實現我的夢想。”
像小賈一樣的“雙港創業吧會員”還有70餘名。“創業吧是免費入會的,現在的會員差不多有三成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七成是有工作經驗的人。”雙港鎮創業吧趙振伊說,“鎮裏聘請了企業家和相關方面的專家,來給這些想創業的人做培訓。同時,津南區還制定了相關的幫扶政策,可以提供最多20萬元的免息貸款。”
雖然創業吧成立僅僅兩個月,可目前已經吸收了會員70餘名,合作企業近20家,舉辦了兩次項目對接會,其中10餘名會員已經走在了創業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