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暑期將近,許多學生選擇假期期間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暑期學生族求職心切,設立『職業中介』等騙局。
就讀於科技大的王雪家在農村。因為家裡不富裕,她去年暑期選擇打工貼補家用。今年,她又准備起來。『打工時可得留個心眼兒,一不小心就會被騙,白給人家乾活兒。』說起去年的打工經歷,王雪有一肚子怨言。原來,她去年打工時被無良的老板坑過。
去年暑期剛至,朋友介紹她到市區一家便利店乾活兒。當時談好試用期為一個月,月工資為2000元。可是剛乾滿一個月,老板就說不用她們了,也不給她們結算工資。氣憤的王雪多次找老板理論,最後老板只給了她們每人1000元。王雪說,後來她和同學聊天兒時纔發現,很多打工的同學遭遇過類似事情,不是無故被克扣工資,就是待遇與其他人不同。
對此,開發區一家律師事務所陳濤律師表示,學生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和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掉進各種陷阱。一些『黑職介』向學生收取中介費,將其介紹到企業上班。而實際上,『黑職介』與企業『勾結』後,企業會以種種理由不給學生安排工作,『黑職介』也不會退還中介費。
讓學生當免費勞力也是常見陷阱之一。個別無良企業暑期招錄學生當短期工,在即將發工資時找借口(如出現重大差錯,給企業造成損失等)將學生辭退,或者以種種理由克扣工資。再有就是以高薪為誘餌騙取押金。不少學生暑期既想打工賺錢,又怕辛苦。騙子就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發布招聘小廣告,以工作輕松、待遇優厚為誘餌忽悠學生前去應聘。一旦有學生上鉤,騙子會要求其交押金、培訓費、服裝費等。往往學生交錢後,騙子就消失了。
陳律師提醒廣大學生,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取招聘信息。如果去中介機構尋求信息,一定要看中介機構的手續是否齊全,有沒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資質證明等。『如果中介機構提出先交保證金、培訓費等,要特別當心。交費時要索要有法律效力的正規發票,以免受騙。』另外,雖然暑期打工是短期行為,但一定要簽合同,將勞動時間、勞動內容、勞動報酬等寫清楚,以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此外,要識別皮包公司。可以通過網絡、114電話等識別面試公司是否正規。出門面試時,一定要讓身邊的人知道你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