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個問題我感到揪心。在我心裏,絕對沒有忘記這位婆婆。我表態,會用最快的速度,加大力度,儘快解決。”在2日晚武漢舉辦的電視問政“期中考”上,一位被問政的區委書記在回覆棚戶區居民問題時說。然而,現場問政專家則質疑官員答覆的是“套話”“新的八股”“新的形式主義”,羣衆對官員表態支持度不高。
今年是武漢市掀起“治庸問責風暴”以來的第六次電視問政。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分配、危房鑑定、還建小區拆遷……多年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又反覆出現,成了每年問政焦點。
武漢的電視問政曝光了東湖風景區違建的“水上餐廳”屢拆屢建,最後越拆越牢。主持人問東湖風景區工委書記張衛國:“在2006年以前還每年拆一拆,爲何您經手之後,我們卻沒有看到任何動靜?”張衛國回答說:“對這類成因比較複雜的歷史文化建築,我們不能簡單一拆了之,必須拿出徹底解決的辦法。”
主持人又問:“您拿出辦法來了嗎?”張衛國說:“根本的辦法就是景中村的改造,要求業主迅速整改,動員業主,對水上部門自動拆除,如果逾期不拆我們將依法強制執行。”對於張衛國的回答,現場觀衆表示“不滿意”。
當日晚,9個區“一把手”現場答覆不能讓當事人和在場羣衆滿意。武漢市江岸區以75%的滿意率排第一,洪山區滿意率爲29%排名墊底。
現場觀察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對武漢九位區委書記的答覆提出質疑。他說:“區委書記的答覆‘我表示道歉,我感到痛苦,我會盡快解決,爭取能拿出解決方案’,這是新的八股、新的形式主義。”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微博名人葉青則認爲,現場官員“答覆套話多、實話少”。“區委書記不需要如此表態,他應該表態,去管好失責不作爲的人。”
網民“柏天可”說:“‘電視問政’剛開始還能讓地方官員們紅紅臉、出出汗。如今他們臉也不紅了,汗也不出了,基本能對答如流了,有的還會搶答。不能讓電視問政成爲表演。羣衆關心表態,更關心問題整改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