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買車要上保險,很多新買車的私家車主都知道。但是,報險過於頻繁會使下一年度的保費大幅提高,甚至還有可能被保險公司拒保,這樣的風險卻不是每個車主都知曉的。
日前,市民劉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向記者反映了其在買今年度商業車險時遭遇拒保的情況。劉女士告訴記者:『我去年花五千多元買的商業保險,其間報了六七次險,今年本來以為只是保費會提高,但沒想到卻被保險公司拒保了。』劉女士想知道,保險公司這樣做合理嗎?
對此,記者從天津保監局了解到,商業車險是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的雙向評估和選擇,對於風險評估很高的客戶保險公司可以予以拒保。記者又從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保險公司一般是根據客戶出險次數等數據進行風險評估。雖然不同保險公司對風險管理的控制與風險選擇不同,拒保條件不盡相同,但一般來說對於上年度發生過5次及以上賠款的客戶都可能會拒保。此外,上年度賠款次數在3次以下,則本年度保費無優惠,發生3次賠款記錄的保費上浮10%,發生4次賠款保費上浮20%。當然,如果上一年度沒有出險,商業車險一般可以有8折左右的優惠。
和商業車險不同的是,交強險不會因為出險次數或者賠款金額而拒保,但上一個保險年度發生1次有責任不涉及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本年度保費無優惠。記者還走訪了本市一些汽車4S店的保險顧問。4S店的保險顧問表示,報險次數與維修金額都會影響下一年的保費,雖然有時出險的維修費超過了當年保費,但如果是當年第一次出險,對下一年的保費則沒有太大影響。保險顧問認為,較大的事故值得走保險,不過對於剮蹭、掉漆等幾百元就能修復的小事故,不建議單獨報險,因為維修費用不多但會增加出險次數,如果導致來年保費上漲,反而不劃算。
記者還從中國人壽財產保險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的專家處了解到,車輛發生事故後,車主應了解對自己的事故責任,全責、主責、次責等,保險賠付的方式也不同,責任劃分依據的是交警開出的事故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