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河北區文化館內,望海樓街中遠里社區“雅韻絲語”藝術團的團員正在爲即將舉行的河北區第二屆社區廣場舞比賽排練,文化館的專業老師爲大家進行了指導。
“感謝文化館和楊館長,他給我們提供了免費場地和專業老師指導,從編舞到排練再到技巧以及表演時的面部表情,全方位的指導讓大家的表演富有激情,對比賽充滿了信心!”藝術團副帶隊劉桂清說。
劉桂清口中的楊館長是河北區文化館黨支部書記、館長,2004年上任以來,他是在工作上處處帶頭的“大班長”,將羣衆需求時時刻刻看在眼裏、放在心裏的“有心人”。2010年以來,楊全林帶領全館工作人員,充分挖掘羣衆文化需求,全方位服務羣衆文化發展,成功打造了天津市社區文化藝術節、天津市外來務工人員藝術節等品牌活動,河北區文化館創作演出的戲劇小品榮獲中國羣衆藝術最高獎項——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羣星獎”。
說起河北區社區廣場舞比賽的發起,源於楊全林一次在所住小區樓下,看到跳舞的大爺大娘由於缺乏指導,跳得不僅不好看,還不利於健康。轉天,楊全林就找到了文化館內負責人員,決定成立廣場舞培訓班,責成專業幹部編排了多套廣場舞,並下到社區指導。去年開展的第一屆廣場舞比賽得到了社區居民熱烈歡迎和普遍好評。
“根植於羣衆,才能想羣衆所想,知羣衆所求。”楊全林說。上班聽同事說銀河廣場每天晚場文化活動搞得好,他晚上就去親身體驗。下社區做活動發現羣衆合唱存在不會發音、不會識譜的情況,他馬上開辦合唱班,對全區合唱團負責人開展集中培訓。楊全林還積極鼓勵合唱團參加各種比賽,讓全區300多支基層文化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羣衆的文化需求非常大,我們要積極想對策,想方法,讓羣衆文化的受益範圍大,覆蓋面廣。”楊全林說。如今,河北區文化館每年都組織至少50場公益演出,走進社區、養老院、部隊、學校;舉辦15場專家文化講座,教授繪畫、攝影等技巧;下派10名幹部到街道指導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