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網友@汀洋等人舉報廈門大學教授、博導吳春明誘姦女學生的事件仍在發酵。目前,廈大有兩股力量在進行拉鋸。一方面,舉報者希望校方不要拖延調查,儘快給吳春明應有的懲罰。在其微博上稱已將吳春明的誘姦證據材料提供給中央紀委。另一方面,7月14日,支持吳春明的122名歷史系學生髮了聯名信(附文後),反駁舉報帖,稱"汀洋’在微博中指控吳老師利用導師之便對衆多女生行不軌之事與事實不符”。(7月20日《東方日報》)
據舉報者稱,她已經將有關證據上交中紀委和福建省紀委,這個學生舉報教授“誘姦”的廈大鬧劇原本就該讓位於紀檢部門調查了,但就在這個關頭,猛不丁又有122位廈大歷史系歷屆畢業生站出來發出聯名信,讓這場鬧劇繼續“好戲連臺”。
只不過這封聯名信寫得實在有點粗糙,充其量只能說是這些同學爲他們的老師“站隊”的一種習慣做法。誠如一位網民所指出的,“這封學生的聲援信我認爲毫無意義,從證據學的角度說,充其量只能證明吳沒有對她們做什麼,但並不能證明吳是否對別人做過什麼。這封聲援信絲毫不能得出汀洋指控不實的結論”;也有網民點評道,“聯名信講了一大堆無非講了兩個意思,一是姓吳的學術成就高,愛崗敬業;二是姓吳的沒有條件誘姦那麼多女生,是被人陷害的!真是搞笑,我倒要問問:他學術好、愛崗敬業關他有沒有誘姦屁事?你們沒見過他誘姦就代表他沒有誘姦了,他誘姦難道還要向你們彙報過?”
依我看,這122位同學的“聯名信”只能算是“一家之言”,既不能證實“誘姦”不曾發生,更不能證僞“誘姦”指控不能成立。而這一指控的證據鏈其實掌握在當事人手裏,這既包括舉報者,也包括被舉報者。紀檢部門只須“順藤摸瓜”,就可以清楚地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做出比較有說服力的是非判斷。
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他雖是柏拉圖的高足,卻並不墨守成規於柏拉圖的體系,恰恰相反,他還對柏拉圖的理念論進行了激烈的批評,所以革命導師馬克思稱頌亞里士多德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廈大同學愛護他們的老師,這可以理解;但他們其實更應該“愛真理”,更應該呼籲紀檢部門徹查“誘姦”指控,給舉報者、被舉報者一個合情合理的交待,而不應該袒護他們的老師,甚至拿一些經不起推敲的“證據”來偏幫他們的老師。這樣做,不但於事無補,恐怕還會對廈門大學的聲望造成新的傷害。
稿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