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週五下午,“集印爲詩·書法篆刻展”將在智慧山藝術中心舉辦。古代文人有“集句爲詩”的傳統,而“集印詩”則是一種新奇而獨特的藝術形式。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至8月26日。
“集印詩”的首創者侯軍認爲,“集印詩”與“集句詩”本是血緣關係很近的“直系血親”。這就好比用以前的舊材料,蓋一座新房子,“集句詩”所用的材料,都是已經成型的預製件(詩句);而“集印詩”雖然也能偶爾碰上一些閒章刻的完整詩句,但大部分是更爲細碎的磚瓦條石(單詞和詞組),需要重新依照印文的意境去組裝去再造,其難度顯然更大。不過,恰恰因爲集印多以單詞和詞組爲單位,其靈活性和伸縮性也往往大於集句,正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集印詩與集句詩就如同大哥小弟一般,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集”。
“集印詩”是先有印,後有詩,印文是早有的、固定的,詩則是對固有印文的重新闡釋和演繹,是再造出來的。這樣,詩與印之間就不再是單純的詩爲內容、印爲形式的關係,而是兩者既是內容又是形式,互爲載體,互相依存。詩的內容,是印文內涵意境的發掘和延伸;而印在提供文學性元素之外,還具有自身的篆刻藝術之美感。這也就決定了“集印詩”,不僅是文學作品,而且是視覺作品。用當今時髦語彙概括之,即“混搭”藝術也。
“集印詩”,印是個關鍵要素。詩的文學性源自印文,視覺藝術的審美價值則源自篆刻。因此,印章就成了“集印詩”得以誕生的物質前提。“你沒有足夠的印章(也即印文)的儲備,就如同蓋房子沒有足夠的磚瓦木料,一切無從談起。事實上,我之所以會萌生‘集印爲詩’的靈感,也是因爲多年來收藏了相當數量的閒章,屬於‘盤活存貨’,水到渠成。”侯軍說。
如果想領略這種獨特的“寫詩、展印、作書”藝術,8月1日起可到智慧山藝術中心欣賞“集印爲詩·書法篆刻展”。60餘幅精選作品,將會以其創作手法和展出方式,再現歷代文人書齋文化的典雅與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