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期,捷豹、路虎、奔馳、奧迪等衆多的豪華汽車品牌紛紛推出了降價舉措,這並不是汽車進入了打折降價的促銷季,而是因爲反壟斷調查的矛頭直指“高大上”的豪華車。面對着反壟斷的“棒喝”,豪車價格到底是不是“真出血”,記者進行了調查。
走訪:豪車最高降30萬元
在保稅區某商貿公司銷售展廳,一輛2014款路虎攬勝加長版停在顯著位置。銷售人員劉先生介紹說,雖然該車售價仍高達268萬元,但已經比上個月便宜了32萬元。
除了路虎,降價的還有克萊斯勒。在某商貿公司展廳,銷售人員張小姐告訴記者,克萊斯勒300C只需34萬元就能提車,這款車以前賣39萬元,現在這價格是剛剛下調的。
針對此前廣受詬病的豪華車“買得起”但“養不起”的問題,近日有消息稱,奔馳、奧迪的保養和備件價格下調了3成左右。記者走訪位於空港的以上兩家4S店,奔馳的保養價格未變,備件價格下降15%;奧迪保養及備件價格均無變化,但工作人員表示近期有望下調。
價差:降不降價難見差別
這些豪車的價格降到位了嗎?資深業內人士臧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此次降價的路虎攬勝(尊崇)爲例,下調後260萬元左右,但在英國市場售價僅8萬英鎊,相當於不到90萬元人民幣。因此這樣降價二三十萬,對於進口車的利潤影響有限。“換個保險槓就要幾千塊,15%這點錢和沒降差不多哦親!”奔馳車主劉女士幽默地告訴記者。
“作秀的成分似乎比給消費者帶來的優惠要高出很多。”汽車行業觀察員賈新光認爲,目前的整車和備件降價,對消費者影響微乎其微,對整個國內汽車行業的影響也並不明顯。
解析:隨行就市纔是尊重市場
豪車飆高價的肆無忌憚,汽車行業觀察員張志勇認爲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國內市場供求不平衡,導致企業主導價格;二是消費者理念不成熟,買的是面子、地位;三是汽車按品牌的銷售控制了上下游環節,成爲縱向壟斷存在的根源。那麼,在反壟斷調查面前,選擇主動降價是不是就能夠應付過去?分析人士普遍認爲,隨行就市是市場的規律和規則;目前的“降價”更像是應對調查的一種姿態,但從保護消費者權益而言,調查並非終點而只是開始;如果最終受到反壟斷處罰,車企無疑將交上一大筆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