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記者對五大道街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進行了實地探訪。在寬敞整潔的服務大廳,一張服務體系示意圖,讓人對這裏的服務項目和程序,首先有了直觀初步的瞭解。醫療保健室裏配備了心電圖儀、血糖儀、體溫計、血壓表、製氧機、小型氧氣瓶、紫外線燈等,藉助這些醫療設備,老人們可以享受基本醫療保健、健康管理服務。居家休息室被特意佈置成溫馨的居家休養氛圍,安靜舒適。專門配備的專業養老護理員,正在爲老人們提供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社工站內部設有個案會談和暢心雅苑,配備了社工臨牀業務,老人可以在這裏開展茶藝、棋牌、讀書等文化服務內容,重點開展老年人心理慰藉、心理疏導等心理服務。在綜合活動室,老人可以開展小組活動、康復活動、講座、遊戲、觀影、肢體鍛鍊等內容活動。另外,該服務中心還配備了社區食堂,不但提供站內用餐,還爲周邊居家的老年人提供餐點配送服務。據五大道街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社區食堂能夠解決100位老人的就餐問題。站內可以爲20至30位老人同時提供就餐服務,爲70至80人提供配餐外送服務。
和平區擁有60歲以上老年人10.18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5.6%,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達1184人,約佔老年人口1.6%。近年來,爲滿足老年人傳統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區政府先後直接投入6000多萬元,建起了9個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和31個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基本已達到了“五室一校”“四室一課”的配置要求和服務功能。但從運行情況看,各個中心發揮老年文體活動功能較好,而發揮日間照料這一核心功能還不夠充分。
區民政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和平區今年進一步加大了對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的財政補貼力度,給予每個開展日間照料服務的中心每月1萬元的資金補貼,公開向有資質、有能力、有愛心的養老機構等社會組織進行招標,與街道或社區簽訂協議,承擔中心的養老服務運營工作。同時,和平區還拓展虛擬養老院覆蓋範圍,打造以專業養老機構爲中心,輻射周邊,覆蓋全區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養老機構專業養老護理能力較強、服務水平較高的優勢,爲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醫療保健、心理關愛、配餐送餐等服務。
爲此,和平區還專門制定了有關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對服務對象、服務收費、服務項目、管理機制、運行機制、保障措施、服務標準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並建立健全了養老服務准入、退出、監管等系列制度與規定,把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建成老百姓能接受、住得進、住得起、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子女放心的“民心工程”。
按照老年人的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和平區把五大道街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作爲日間照料體系化養老服務試點,引進和平區第二勁鬆護養院和勁鬆助老福祉中心參與運營,實現了中心養老服務的專業化,探索了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形式;推動了社區老年人心理關愛專業化的發展;實現了日間照料、託老所服務、養老院養老一體化託底服務。
和平區整合現有的呼叫服務系統、家政服務機構、物業服務單位、便利店等資源,積極推廣“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夜間有人陪伴、日間有人照料”,“老年人互助養老”和“近鄰助高齡,志願助老人”,實行“菜單供應,私人訂製”服務的做法,打造了以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爲依託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綜合服務平臺,開拓了一條“政府搭建平臺、專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志願者參與”的養老服務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