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西青區實體經濟實力雄厚,為實施科研項目提供了強大的平臺,在金融業發展方面也大有可為,給了我們這些博士後施展拳腳的空間。』前天,記者見到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秋平時,他正在和同事緊鑼密鼓地籌備『西青開發區互聯網金融論壇』。劉秋平是清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專業的博士後,在西青開發區掛職一年。
別看本月初剛剛到崗,劉秋平已很快進入角色,還帶來了9位自己核心研究團隊的成員。『我主要負責產學研結合的孵化器建設、領導乾部的培訓和人纔引進等工作。目前正在著手將清華大學及其他首都高校的科研成果引到西青區孵化落地。』
『我們希望這批掛職博士後能夠當好「六大員」:美麗西青的宣傳員、建言獻策的參謀員、產學研合作的聯絡員、招商引纔的信息員、攻堅克難的研究員、人纔強區的示范員。雖然他們來的時間不長,這些作用已經開始顯現。』西青區人纔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區裡公開選聘的15名博士後中,來自清華、北大等首都高校的佔到12人。
『我們的選聘范圍鎖定在金融、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方向,均是調整產業結構急需的專業。這些博士後到區政府辦、區工業經委、區科委等宏觀經濟部門和一些街鎮、開發區掛職擔任副處級領導,不僅能發揮專業特長和人脈資源為西青發展獻計出力,還能幫助區裡的乾部開闊眼界,提昇水平。』該負責人說。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在京津冀人纔一體化的大格局下,本市在每年舉辦的『津洽會』人纔智力板塊相關活動中,指導各區縣開設『博士後區縣掛職』展位,由相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拿出掛職領導崗位,公開選聘首都優秀博士後到區縣服務。截止到去年,共有近60名博士後到濱海新區、河西區、靜海縣等掛職工作,今年又有21名博士後到西青區、紅橋區掛職。他們以各自的專業優勢和極大的工作熱情,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有的為區縣提出規劃發展新思路,有的為城市生態建設提昇了水平,有的引來項目促進了科研成果轉化。
『建立博士後掛職制度,不僅拓寬了本市引進首都高層次人纔的渠道,而且深化了本市與首都部分中央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開創了兩市高層次人纔合作新模式。同時也創新了首都高層次人纔服務本市區縣和基層發展的工作機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