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者按: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彙報時提出,要着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啓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北京、天津、河北一衣帶水、水脈相通,水資源作爲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爲更好地宣傳三地水資源保護的特色亮點,探索三地水資源保護的合作機制,積極推進《京津冀重點新聞網站協同報道機制》,2014年8月,北方網聯合千龍網、長城網發起了“京津冀水資源保護聯合報道”活動,歷時一個月的時間裏,京津冀重點新聞網站記者走進三地“大水缸”,完成了對三地水環境的實地探訪。
天津北方網訊:西大洋水庫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西南部,是保定市民的“大水缸”。8月25日,京津冀三地網媒記者首站來到河北省保定市,瞭解西大洋水庫在保護水質方面的獨到之處。在水庫的巡邏艇上,西大洋水庫管理處主任李士賢用一個空瓶盛滿水庫的水,和手裏尚未開封的純淨水對比。通過現場觀察,記者發現水庫的水與平時喝的純淨水一樣清透,沒有雜質,嘗一口,口感甘甜滋潤,讓同行記者無不讚嘆。

聽到記者的誇讚,李主任打開了話匣:“別看現在水庫水這麼清澈,在10多年前這是根本不可想像的。”

西大洋水庫始建於1958年,2000年以後,水庫由單一的農業供水轉爲同時向城市生活、工業及環境供水,並作爲北京市應急用水儲備地之一。但隨着長期開展網箱養魚以及受到生活垃圾排放等影響,2003年初,西大洋水庫水質曾一度惡化成爲地表水五類。


水環境治理迫在眉睫,爲了恢復和保護水資源,從2003年年初,保定市全力清除庫區網箱養魚。“那時候爲了治理,真是下了很大力氣,動員村民清除網箱養魚就足足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回憶道。爲了讓大家及時撤除網箱,保定市政府號召全市機關幹部職工購買“愛心魚”,分擔清除網箱養魚的壓力,兩個月的時間就清除了兩萬多個網箱,從而徹底禁止了水面養殖活動。
“此外,爲加大水源地建設和保護力度,先後在主壩區修建了6500米的鋼絲網圍欄,製作和埋設了55公里的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界樁,在主要進庫路口和庫區各村設立了水源地宣傳牌和警示標誌。西大洋水庫一級保護區實行封閉管理。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禁止網箱養魚、禁止旅遊、禁止游泳、禁止垂釣、禁止興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爲確保取水口的安全,對取水口採取了封閉措施並設專人看守。水庫管理處籌集資金在一級保護區內進行綠化,栽種各種樹木5萬餘棵,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爲防風固沙、涵養水源起到積極作用……”講起水庫管理工作,李主任滔滔不絕。


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各項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健全和完善。經過水源保護單位的綜合治理和共同努力,自2003年年底至今,水庫水質一直穩定保持地表水二類水平,最高水平能達到地表水一類。
西大洋水庫管理處李士賢主任自豪地說:“如今,西大洋水庫的保護與管理,不論在河北省還是華北五省市都排在第一位。”(記者付文超 霍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