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8月29日,在網絡上引起衆多天津市民熱議的“臺灣士林夜市美食嘉年華”在友誼精品廣場正式開幕。微信朋友圈與微博平臺上不斷有網友曬出夜市中的美食,各種質疑的聲音也接踵而來。帶着網上種種質疑與批評,記者採訪到了士林夜市組委會臺灣方面負責人翁鎮銘與大陸方面負責人丁輝。
天津士林夜市是“冒牌”?
已在大陸註冊“士林美食嘉年華”
微博網友“@派派yuan”稱:“士林夜市,沒看見臺灣人,也沒聽見臺北口音。”“@津門齊魯人”:“前天開始的天津臺北士林夜市一片火熱,但細心的人們會發現,經營這些攤位的大多根本就不是臺灣人!而是以福建人爲主,至於所用的食材是否是新聞中所說的從臺灣運來的更是存在很大的疑問!”
對此,翁鎮銘解釋:“‘士林夜市’這個招牌本身是所有臺灣人的公共財產,任何個人或團體都不能註冊,現在我們在大陸註冊了‘士林美食嘉年華’,而我本身在士林夜市也有店面,所以士林夜市這個招牌我們是可以用的。”
“食物方面我們的調味的原物料和半成品、冷凍食品的部分都是從臺灣來的。但是有些食材,比如說蚵仔煎中的雞蛋如果也要求從臺灣來就有些偏頗,所以展會中一些時令、新鮮的食材是從當地採購的,但是整個調味以及師傅的部分都是從臺灣過來的。從臺灣夜市來的師傅、攤主可能一個人經營不止一個攤位,一個人顧不了那麼多,人員都從臺灣來成本又很高,所以會培訓一些當地人來烹飪,但是口味上主要都是臺灣師傅做調製的。”
現場衛生狀況差?
已增加垃圾桶請食客共同珍惜
網上很多批評天津士林夜市的衛生情況很差,翁鎮銘解釋:“其實已經準備了很多垃圾桶,工作人員也準備了很多,可能這次天津市民比較熱烈,出現了人擠人的現象,很多人吃完東西也沒扔到垃圾桶。其實我們一直在掃、在清,希望天津的市民可以體諒一下工作人員,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來保持一個好的環境。”
活動大陸方面的負責人丁輝也表示,“在不到4000平方米的場地設置了40個垃圾桶,後來又增加了很多。每隔20分鐘廣場擴音器還會進行宣講,提醒市民保護環境。”在現場,記者確實看到了不少垃圾桶,但是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較爲普遍。
排隊時間長、用戶體驗差?
週末已取消流量管控並打開通道
對於網友反映排隊時間過長、用戶體驗差,丁輝解釋:“網上所謂的‘門票’其實並不是門票,它其實是個代金券,當初我們考慮到人會特別多,所以想用它來控制入場人流量。上週五我們已經提前兩個小時通知停止賣票,停止入場之後,還有很多遊客出現了暴躁的情緒。經過緊急會議,我們決定週六、日取消人流量管控,並打開所有通道。每樣小吃的製作都有固定的時間,製作週期長排隊時間肯定也長。爲了應對這個問題,我們在高處安排了瞭望哨,縱觀現場整體情況,隨時對場內市民進行指引。”
對於網上的很多批評,丁輝認爲其中一些是惡意的:“我們在微信上發現有賬號一直在製作、轉發一些負面的信息,其中一個賬號在活動前來找我們要過錢,讓我們在他的賬號做廣告,但是我們拒絕了,所以我覺得他存在惡意報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