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疆建設兵團第六師(以下簡稱“六師”)是山西省對口援建的單位,六師與山西淵源頗深,是一支從山西走出去的英雄部隊。
在六師師部所在地五家渠市,隨處可見帶着“晉”字的小區和學校。在山西對口援疆的大盤子裏,團山西省委主動創新工作機制,近日組織了11個地市團委和省國資委、金融系統團委分別與六師的下屬團場“結對子”進行定向幫扶。
與五家渠市相鄰的阜康市位於天山北坡經濟帶,有“新疆地方工業搖籃”之稱,這裏與山西有諸多相似之處。山西對口援疆以來,一個以煤焦化爲骨幹的晉商工業園區成功落地,山西焦煤集團、同煤集團、太原鋼鐵集團等多家山西骨幹企業投資數十億元在此發展煤化工延伸工業。
援疆帶來的不只是看得見的資金和項目,還有兩地的文化交流與感情培養。
由山西省援建的晉阜幼兒園有一個“山西班”,一走進教室就感覺到濃郁的山西特色,大幅的山西省花榆樹梅圖案佔據了整面牆壁。爲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唱起了幼兒園園歌:“青青天池畔,清清汾水邊,汾水天池水相牽;巍巍博峯峻,巍巍太行美,晉阜依依心相連。”
“汾酒在我們這兒很流行,以前我們不怎麼吃醋,現在山西的老陳醋也受歡迎。希望我們這兒的哈密瓜和葡萄也能更多地進入山西人的家庭。”團五家渠市委書記王霞說。
在六師共青團農場,記者見到說起話來風風火火,工作上敢想敢幹的山西運城姑娘文晨霞。兩年前,23歲的文晨霞從太原師範學院體育教育系畢業,“不願意留在山西工作,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體驗下不同的生活”,於是報名了西部計劃志願者。
籤協議的時候,學院的老師勸她好好想想:“一個女孩子跑那麼遠,以後生活怎麼辦。”文晨霞的父母也極力反對,從離校到啓程赴新疆的20多天時間裏,文晨霞反覆勸說父母支持自己:“我爸爸始終不同意,走的時候都沒送我,是我媽送我上了火車。”
從太原到烏魯木齊,火車再換汽車,將近30個小時的旅程後文晨霞來到了共青團農場。分配到農場團委工作後,性格豁達的文晨霞很快進入了工作角色,下地摘棉花,除草種地,“除了偶爾想家,生活上有些單調,其他都挺好的”。
一年服務期滿後,文晨霞決定再續約一年。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六師考察工作,文晨霞還與總書記握了手。“總書記問我是哪裏人、做什麼工作、待多長時間,還關心我們服務期滿後有什麼意向。”文晨霞說,“總書記聽到我們說服務期滿決定留在共青團農場工作時,連說了幾聲‘好’。”
兩年多來,已有數十名像文晨霞一樣的山西籍志願者響應號召,遠離家鄉到新疆工作,他們把青春獻給了這片熱土。此次山西地市團委與六師各團場“結對子”後,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會有更多山西青年來開展多項“私人定製”的援建服務。
“援疆不僅是交房交鑰匙,更要交心交朋友,共青團組織應在援疆大計中發揮自身優勢,有所作爲。”團山西省委書記趙雁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