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據濱海新區公安局統計,今年8月份以來,新區公安機關共接到群眾通訊網絡詐騙類報警200餘起,較此前有上昇趨勢。從作案手段看,不法人員實施詐騙主要以電話詐騙和網上購物詐騙為主。為有效遏制通訊網絡詐騙,新區公安機關結合『嚴打嚴防百日行動』部署,積極聯合多家銀行、電信等有關單位嚴把受害人匯款環節,阻止攔截可疑匯款,切實幫助老百姓看好自己的『錢袋子』。日前,濱海新區公安局塘沽、開發分局通過與銀行、電信單位聯手協作,成功阻止了4起通訊網絡詐騙犯罪。
8月27日,胡某某(男,38歲,湖北省人)接號稱『公安局』的來電,對方告知其身份證被盜用並涉案,要求將存款轉移到對方賬戶保護。胡某某對此信以為真,到銀行辦理14萬元匯款手續。濱海新區公安局塘沽分局接報警後,立即趕到匯款銀行找到胡某某,勸阻其防騙識騙,避免了其財產損失。
9月2日,一男子來到建設銀行濱海第一支行,自稱收到短信稱其在網上淘寶購物中獎13萬元,准備按對方要求向一外地賬戶匯款2萬元押金,銀行員工懷疑其被騙立即報警。經濱海新區公安局開發分局民警現場工作,及時阻止了男子殷某某被騙。
9月11日,一銀行員工撥打110報警稱,客戶齊某某(女,60歲,濱海新區人)將一張寫有『綁架』字樣的紙條夾在取款單上要求取10萬元,可能遭到詐騙。塘沽分局民警迅速到場,表明身份對齊某某進行防騙勸阻。經核查,所謂被綁架親屬為其子楊某,而後警方找到安然無恙的楊某並讓其主動聯系齊某某,最終使得騙局被成功破解。齊某某對民警的耐心工作表示感謝。
9月22日,開發分局民警在金融街招商銀行保稅支行辦案時,接到該銀行前臺經理求助,懷疑一名男子遭到通訊網絡詐騙。經了解,該男子系開發區美克公司員工,其在9月22日先後接到自稱北京市郵局、北京市公安局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其身份信息被盜用並涉嫌違法犯罪,要求其立即將全部存款存入對方指定的『安全監管賬戶』,否則將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要求該男子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情況。經開發分局民警耐心講解,該男子確信此系通訊網絡詐騙,放棄了匯款的念頭,並對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警惕通訊信息詐騙犯罪
公安機關和金融部門提醒廣大群眾,通訊網絡詐騙是利用網絡、通訊、電信等現代化方式實施詐騙的新型犯罪手段,不法人員往往抓住受害人貪小便宜、心虛怕事等心理展開攻勢,一旦得手,被騙錢款會在短時間內被轉移提取,公安機關查處追繳難度很大。
在此,公安機關為廣大群眾支招:
一是『我的錢包我做主』。
注意保全個人隱私,個人的身份證,網絡、通訊方式(如電話號、QQ號、微信號、網銀等)不要輕易外留,陌生電話號碼不過多搭話,不輕信騙言,不貪圖小利,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二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對以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等國家公務人員以辦案為由要求轉移匯款、核實賬戶的,要嚴詞拒絕,及時報警,不要怯懦委從;
三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主動了解公安機關和金融單位等有關部門開展的防范通訊網絡詐騙宣傳內容,特別是公布的不法人員騙術伎倆、典型案例,積極向身邊人傳遞擴散,提高全民防范詐騙的能力和技巧;
四是『及時走出迷局』。
一旦受騙,要聽從公安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的勸阻,及時配合查清真相,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只要大家提高警惕,遇事冷靜,就可以做到有效防范通訊網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