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羣衆路線是執政黨的生命線。一年多來,全黨上下積極開展以爲民務實清廉爲主題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堅持好發展好實踐好黨的生命線成爲全體黨員幹部的共同意識和行動自覺,黨羣、幹羣關係明顯改善,教育實踐活動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獲得豐收。
這些成果主要體現在:一是羣衆觀念顯著增強。通過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廣大黨員幹部在思想上強化了“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加深了對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理論的理解,增強了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羣衆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的高度自覺。
二是服務羣衆更加自覺。教育實踐活動的着力點集中地放在瞭解決民生突出問題上。各地以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導向,切實解決好涉及面廣泛的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福建省委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倡導的“四下基層”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爲活動載體,推動黨員幹部定期到基層現場辦公,做到“發現問題在一線,化解矛盾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讓人民從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到實惠。
三是聯繫羣衆更加緊密。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創造了許多聯繫羣衆的新方式方法。有的創新治理方式,不斷完善和落實維護羣衆合法權益的體制機制,實行依法治理。有的創新調查研究方式,更加重視運用多種調查研究方法,更加重視調查過程中的研究,更加重視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在調研領域的運用,真正做到“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實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爲羣衆的自覺行動。
四是幹部錘鍊更加有力。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不斷引導黨員幹部苦練密切聯繫羣衆基本功,在多下基層、真下基層中改進作風、增強本領、樹立形象。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一大批作風正、能力強、經過基層實踐檢驗的好乾部脫穎而出,成爲改革發展穩定的中堅力量。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踐行羣衆路線沒有終點。我們要切實採取措施,確保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能長期鞏固,使我們黨的生命線永葆生機。
一要不斷進行羣衆路線理論教育。緊緊圍繞“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全面系統持續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教育,讓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牢固樹立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使馬克思主義的羣衆觀點深深地植根於黨員幹部的思想之中,始終把人民羣衆滿意作爲檢驗工作成敗的根本標準。
二要不斷解決羣衆關心的突出問題。要使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層調研,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依法保障人民羣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真正解決事關民生的難事、急事,辦好惠民生的實事,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三要不斷提高做羣衆工作的實際能力。要提高組織羣衆的能力,把人民羣衆的意願、要求和利益作爲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通過解決羣衆的實際困難凝聚民心,也要通過樹立黨員幹部的模範形象帶領羣衆。要提高溝通羣衆的能力,善於把黨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羣衆的心坎裏,轉化爲羣衆的自覺行動。暢通民意渠道,保證羣衆依法有序反映意願、表達訴求。要提高服務羣衆的能力,牢固樹立羣衆利益無小事的觀念,以羣衆工作的實際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四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羣衆工作機制。把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形式鞏固下來,完善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制度,暢通羣衆訴求反映表達制度,健全體現羣衆意願的科學民主決策制度,建立重大決策實施效果跟蹤反饋制度,健全乾部作風狀況考覈評價制度,形成一個配套銜接、運行高效的羣衆路線制度體系,不斷運用和發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取得的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