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武漢10月17日電(記者俞儉)“有熱水喝了!”10月15日,湖北建始縣官店鎮摩楓中心小學孩子們手裏端個彩色水杯,輪流從飲水機接水喝,顯得新鮮而高興。支教的黃濤看着眼前的情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黃濤和3位同學今年從華中農業大學畢業,作爲“本禹志願服務隊”一員,8月底一起來到摩楓中心小學支教一年。看到孩子們總是從水龍頭接水喝,想着冬天來了,如何讓他們喝上熱水?這一想法得到母校支持,學校送來了6臺飲水機、220個彩色水杯。從這一天起,孩子們在學校就有熱水喝了。
已擁有千名大學生志願者的“本禹志願服務隊”,是華中農業大學在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徐本禹精神感召下組建起來的。志願服務隊有一個核心團隊――研究生支教團,都是華農保研或考上研究生的大學生,他們支教一年,再回校讀研究生。68名支教團成員接過徐本禹的接力棒,先後來到貴州貧困區大水鄉支教助學、扶貧濟困,近年扶貧支教範圍又不斷向武陵山區貧困鄉村小學擴展。
現在華農食品科技學院讀研究生的安玥琦談起支教經歷,仍然興奮不已。她說,十年扶貧支教接力中,同學們經歷過天天土豆、玉米飯,半個多月不見葷腥的苦日子,經歷過缺水斷電,跋山涉水往返幾十裏山路搬運愛心物資的難日子,經歷過摔傷跌倒,強忍疾病爲學生授業解惑的痛日子……在苦、難、痛中,收穫了青春的成長和感悟,收穫了學生的快樂和笑容,收穫了老百姓的稱道和尊重。
“本禹志願服務隊”積極爲當地貧困學子爭取資助,累計發放愛心資助款200餘萬元,已資助上千名貴州貧困兒童及中小學生完成學業,許多學生在志願者的幫助下走出大山,有的進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貴州大學等知名學府深造。
令人感動的是,當年受資助的小學生如今大學畢業,又回到家鄉投入支教。“這是實現我少年時的一個夢想。”康勝美今年6月從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貴州省畢節市貓場鎮爲民小學支教。她小學4年級時曾輟學外出打工一年多,徐本禹來到爲民小學支教時,纔回校上學,徐老師給她補課,跟上班級水平。
“要不是扶貧支教,我可能是另外一種人生。真心被徐老師的精神感染,對自己說長大了我也來支教,要讓更多山裏的孩子走出去。”康勝美說,村裏鄰居們都稱讚她是“好孩子,好樣的!”
華中農業大學團委副書記彭小川介紹,“本禹志願服務隊”還面向社會爲當地小學募捐圖書10餘萬冊,爲20所小學建立了圖書室。在志願者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華農大石希望小學、本禹希望小學、興田希望小學、箐角希望小學等17所希望小學相繼建成,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辦學條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