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本報對“敬一堂”旗下的不同門店藥價相差一半,且消費者無法知道每味藥的售價進行報道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業內人士更指出,根據物價部門的規定,藥店在銷售中藥材時不僅應當標明價格,還應標明產地和等級等信息。但記者對多家藥店進行調查卻發現,中藥飲片價籤普遍缺失的背後,往往是消費者理不清的一筆糊塗賬。
記者調查:價籤中產地等級難知曉
昨天,看到本報有關藥店中藥飲片沒有明碼標價的報道後,有讀者來電錶示,長久以來,大家對藥房裏中藥飲片價格始終是霧裏看花。讀者劉先生提出,在一些藥店內,價簽上不僅會標明價格,還會標明藥材的產地、等級、規格等信息。那麼,對於這類產品來說,到底是必須都標註清楚,還是隻標明價格就可以,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記者發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頒佈的《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第十三條就明確規定:從事零售業務的,商品標價籤應當標明品名、產地、計價單位、零售價格等主要內容,對於有規格、等級、質地等要求的,還應標明規格、等級、質地等項目。那麼,現實中的情況又如何呢?
記者首先來到了位於西市大街的北京同仁堂藥店。只見店內櫃檯上銷售的大都是精品包裝的中藥材,不僅價格明瞭,連藥材的產地、規格、等級也標示得清清楚楚。但裝在中藥櫃中的散裝飲片,除了抽屜外的藥材品名,別說產地等級,就連最基本的價目表也沒有。
相比帶包裝中藥產品完整的價籤,散裝中藥飲片的銷售爲何如此草草了事,難道散裝飲片並沒有規格、產地、等級之說?對此,藥店銷售人員給出了否定的說法:“同一款藥材的散裝飲片,也有等級高低之分,等級越高價錢也越貴,你要哪種我就給你抓哪種。”既然這些信息與藥材的價格直接掛鉤,爲何不能通過明示讓消費者心知肚明?店員卻以藥材數量太多,都標出來就全亂套了爲由,表示沒有哪家中藥房會如此標價。不過,店員也表示,如果消費者有需要的話,可以向他們詢價。既然消費者事先看不到藥材的產地、等級,那麼繳費清單總該讓人看得明白吧,店員卻表示,店內結算系統裝了醫保系統後,清單隻能顯示整服藥的價格,顯示不出具體內容。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南開三馬路的順康藥店、老百姓大藥房,店內中藥飲片銷售櫃檯也都沒有散裝飲片的價格明示。而白堤路的安舜大藥房,雖然專櫃檯面上有一張飲片價目表,但手寫字體非常小,而且只對着櫃檯裏,消費者在櫃檯外很難看清楚。但無一例外,所有這些藥店,全都沒有藥品的產地、規格和等級明示。
然而,事實也證明,同一種藥材在不同藥店的價格確實存在不小的差異。以黨蔘爲例,老百姓大藥房就分爲一等和三等,價錢從每10克3.3元到3.8元不等。而在順康藥店,沒有等級之說的黨蔘,50克卻只要10元。據兩家店員介紹,這些黨蔘都來自甘肅,但價錢究竟差在哪裏,她們也說不清楚。
業內揭祕:產地和等級直接影響藥品價格
產地和等級究竟和價格有何關係呢?從事藥材生意的張先生揭開了其中的奧祕。張先生表示,中藥飲片的價格變動本就比較頻繁。在藥材主批發市場安徽亳州,幾乎每天的藥材價格都會有波動。由於各家藥店的進貨渠道、時間不盡相同,那麼即使是同一連鎖藥店的同一味藥,每次進貨的價格也不盡相同,售價也就不盡相同了。但更爲重要的是,中藥材對於產地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不同產地的藥品由於其受到溫度、土壤、環境等影響,其藥用價值就會有差異。此外,應該指出的是,即使是同一產地的藥品,等級不同,藥用價值也有不同,其經濟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之所以相關部門規定應當對產地、等級等信息進行明示,就是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