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若問您:天津中心城區不同區域的菜價相同嗎?您或許會很肯定地回答:不相同。那麼哪個區域較高?哪個區域較低呢?恐怕得到的答案會變得五花八門。接下來若再問您:雞蛋、蔬菜和肉類,哪樣的價格差異比較大呢?恐怕您就沒有辦法給出明確答案了。針對市民關注的菜價等民生話題,記者在同一天轉遍了中心城區中不同區域的20家菜市場,挑選了幾樣市民常買的蔬菜和副食品進行了調查比較。這不比不知道,通過數據對比,果然能看出不同區域的生活成本相差不少。
街頭訪問:您覺得天津哪片區域菜價最高?
在准備這期選題前,記者在本市不同區域找到了10位市民,聽聽他們對各區域菜價的預測和判斷。
●張女士(61歲河西區汕頭路)我覺得我家附近的永安道菜市場價格最貴,河東匯賢裡菜價就便宜。就拿西紅柿來說,我記得有一天匯賢裡市場2元/500克,永安菜市場4元/500克,差一半。要是這麼說,和平、河西這塊菜價相對就會高一些。
●王女士(56歲河東區泰興南路)我覺得露天市場比封閉市場要便宜,我們家門口的晨陽菜市場價格就不低,要是換做中山門露天市場價格就便宜得多。我和鄰居有時一起騎自行車去河北區海門路市場買東西,我覺得河北區的菜價就比河東要便宜。
●張女士(57歲河北區昆緯路)就拿我們河北區菜價相比,靖江路那邊就比我們這邊要便宜。靖江路離民權門批發市場近,而運到中山路這邊,價格就不一樣了,別看這麼近,有時能差出一半來。我覺得和平、河西那邊應該更貴。
●史女士(49歲河西區解放南路)我覺得梅江這邊菜價肯定比其他區域貴,我一直覺得菜價就跟房價是掛鉤的,房價貴的地方菜價肯定便宜不了,而且我們這邊菜市場也不多。我聽說我們這邊的老人都喜歡去小海地那邊買菜,說那邊便宜。
●王先生(60歲和平區赤峰道)哪兒貴也貴不過和平區,和平區菜市場不多,租攤位的費用都比其他城區高,這菜價裡面必然包含了攤位費。而且這些買賣人大多還得在和平區租房住,您說這菜價能低得了嗎?
●汪女士(68歲紅橋區佳園裡)別人都說佳園裡這邊菜價低,其實一點都不低。我妹妹住嘉陵道那邊,雞蛋都5.3元/500克了,我們這兒還5.6元/500克呢!一斤貴3毛錢,買得多得貴好幾塊呢。
●雲女士(54歲南開區南開大學西南村)我覺得南大這邊的菜價應該處於不低不高的狀態,跟王頂堤那邊比應該貴一點,但是要跟和平那邊比應該便宜點。聽同事說河北、河東那邊菜價比較便宜,但離我們太遠了,這個便宜沾不上啊。
●朱先生(61歲南開區南開三馬路)通過我多年買菜總結的經驗,中環線以內菜價都不便宜,出了中環線就能買到便宜菜。比如我們這兒黃瓜3元/500克,到了嘉陵道那邊1.5元就能買到,而且頂花帶刺比我們這兒的還好看。
●馬女士(42歲紅橋區紀念館路)紅橋區的菜價相對能便宜一點吧?我覺得應該算中等偏下水平,肯定不是最貴的。我們門口的中嘉菜市場,菜價就挺穩定的,平常就去那兒買。其他區域也不常去,了解得並不多。
●張女士(59歲和平區漢陽道)菜價最貴的就數和平區了,要是按照過日子的錢數來看,比起其他區域一個月下來得多出去500元錢。剛買的大蔥1.8元/500克,人家別的地兒都0.6元/500克,差三倍呢。
市內六區,不同點位,10位普通市民各自表達了對菜價的看法。從本區域菜價觀察來看,整日圍繞著柴米油鹽轉的人肯定最有發言權,可是他們居住的區域菜價是最高的嗎?他們紛紛預測其他區域菜價便宜,這份預測真的准確嗎?天津菜價最低的區域到底在哪裡呢?本報『伊查到底』欄目記者對此展開進一步調查。
市民試驗:同樣兩道菜各花多少錢
記者抽取了市內六區每個區的一戶家庭,於10月17日周五當晚,同時准備兩菜一湯。相同的食材,相同的重量,究竟哪個區域的市民花得錢少呢?記者帶您進一步觀察:
[試驗菜]
●魚香雞絲:食材/雞胸肉(600克)、胡蘿卜(100克約1根)、青椒(100克)、香菇(100克)
●木須肉:食材/豬肉(400克)、黃瓜(500克)、雞蛋(150克約2枚)
●番茄湯:食材/西紅柿(500克)、雞蛋(150克約2枚)
[試驗結果]
●家住和平區漢陽道的張女士反饋的信息是,她按照記者提供的菜譜精心准備後,一共花了34.50元。其中魚香雞絲花費了15.20元,木須肉花費了14.65元,番茄湯花費4.65元。
●家住河北區大江路大江裡的劉女士反饋的信息是,准備以上三份食材,她一共花費了26.90元。其中魚香雞絲這道菜花費12.10元,木須肉花費了11.70元,番茄湯花費3.10元。
●家住河西區梅江道景觀花園的李女士按照記者的要求准備了以上食材,她反饋的信息是一共花費了36.70元。其中兩道菜各花了15.80元,番茄湯花費了5.10元。
●家住南開區羅江路的宋先生當天將自己的消費數據進行了匯報,他准備這些食材一共花費了30.90元。其中魚香雞絲花費13.50元,木須肉花費14.30元,番茄湯花費3.10元。
●家住河東區華昌道的馮先生反饋了他的消費數據,他准備這些食材共花費37.50元。其中魚香雞絲的花費為16.50元,木須肉為15.75元,番茄湯花費了5.25元。
●家住紅橋區紀念館路中嘉花園的馬女士反饋的信息是,她准備這些食材共花費34.60元,其中前兩道菜花費在15.20元,最後一道雞蛋湯花費4.20元。
市內六區每個區都有一戶家庭匯總了自家『二菜一湯』的花費,其中花費最高的當屬居住在河東區華昌道的馮先生,准備相同品種和重量的食材他花費了37.50元,而居住在河北區大江路的劉女士花了26.90元,中間的差價竟然有10.60元。那麼這個差價究竟發生在哪些細節上呢?記者請他們細化各自報價:
馮先生購買600克雞胸肉花了13.20元;劉女士購買600克雞胸肉花了11.40元。馮先生購買400克豬肉花了12元;而劉女士僅用了8.8元。僅從肉食相比,差異就顯而易見了。
那麼,市區的整體行情又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中環外比中環內便宜,露天市場比封閉市場便宜呢?記者采集到了10月17日天津20座菜市場的即時報價,我們加以比對。

對比說明:肉蛋起伏不大關鍵看菜價
通過本報『伊查到底』欄目記者對市內六區20座菜市場菜價的數據搜集,我們繪制了一張圖表(見右圖),圖表中用顏色區分了不同的行政區,並且用粉色標注出某種菜品的最高報價,用藍色標出了最低報價。通過數色塊,再對比每一樣蔬菜副食品的價格,不難得出以下結論:
菜價高區域集中於中環線以內,菜價低區域多為露天市場。
粉色圖標最多的菜市場分別是河西區永安道菜市場、南開區南開大學西南村菜市場、河東區華昌道華馨菜市場,以上三家市場各自佔據4項最高價格。從永安道菜市場價格分析,肉蛋並不高,但蔬菜的價格卻是全市最高的。河東區華馨菜市場在肉蛋方面價格偏高,蔬菜價格基本維持高位或中等偏上價格,由此也不難印證市民馮先生做『兩菜一湯』時的成本為何最高了。西南村菜市場位於大學內,整體而言面向的顧客比較小眾,市場資源比較稀缺,因此造成價格偏高。
藍色圖標較多的是河北區大江路市場、河東區中山門市場,這兩座市場有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全部是露天市場。記者在采訪時也聽到一些市民反饋說,這兩片區域內市場不止一家,相互之間存在競爭,因此價格決定顧客的行走去向,價格低也在所難免。
肉蛋價格全市穩定 蔬菜價格起伏不定
以雞蛋為例,除了河北區大江路市場以5.15元報出當日最低價外,其餘菜市場的雞蛋價格基本維持在5.30元至5.60元左右;豬肉價格在13元左右,起伏在2元之內;雞胸肉價格基本在10元上下波動。
蔬菜價格差異比較明顯,以胡蘿卜為例,最低價格與最高價格相差5倍,其餘蔬菜相差也在2倍至3倍。之所以蔬菜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記者詢問了一些攤主,攤主表示:『蔬菜進貨渠道不同,菜品質量不同,是不是當日新菜等都會促使價格出現差異。』對於差異5倍的問題,攤主坦言:封閉市場進入門檻高,攤位費必然會均攤到消費者身上,但也不排除市場內商家互相抬價,『你高我漲,你漲我抬』的現象也會存在。
同在一個市場裡,為何肉蛋價格能夠控制得很好,而蔬菜價格無法做到平均呢?攤主說:『肉蛋價格很明確,而且沒有必要每天都購買,如果價格過高,消費者可以選擇改日、改地再買。相對蔬菜而言,每天都希望買到新鮮的,通常情況下見到就會買,即便在乎價格,但也擋不住消費。』
和平菜價真不高 紅橋菜價真不低
記者在和平菜市場采訪時,聽到不少轄區內的市民反映,和平區菜價『應該』是全市最高的,理由是:和平區菜市場比較少,租金較貴,所帶來的就是菜價的提昇。但通過記者采訪對比,和平區的菜價基本處於中等偏上水平,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相反,紅橋區一些市場的菜價真不低。以記者采訪的大同門市場、中嘉市場、佳園裡市場進行對比,區域位置最靠邊的佳園裡市場,創造了菜價的兩項最高紀錄,青椒3元/500克,比同區另外兩家貴了5毛錢,豬肉價格15元/500克,同樣是記者監測的20家菜市場中,價格最高的。如果以佳園裡菜市場與雲南路和平菜市場進行對比,肉蛋、青椒、香菇的價格都是佳園裡更貴一些。
封閉市場價格不一定高 露天市場影響居民出行
有市民認為封閉市場的價格一定比露天市場要高,不過,通過調查發現,封閉與露天不是判斷菜市場價格的關鍵因素。以河西區竹林路市場、紅霞裡市場為例,同樣都是封閉市場,但菜品肉蛋的價格並不高,基本維持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價格水平。反觀河東區華馨菜市場,一座建在居民小區內的露天菜市場價格卻有些高得離譜。
露天市場的確存在影響交通、污染環境等問題,比如中山門市場。菜價比較低,吸引了周邊甚至遠道而來的市民來此買菜,但一條街基本上無法順利通行,一家地攤挨著一家地攤。周邊群眾享受著菜價的便宜,也要忍受著出行的困擾,異味的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