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作為人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自來水管、電纜等時常被人們稱為城市的『生命線』。然而,因不當施工造成管道、線纜被破壞的事件卻頻頻上演。
浪費公共資源 影響居民生活
南開區市民陳亮:自來水管、燃氣管道、電纜等遭到破壞,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特別是自來水管遭到破壞後,路面上會出現大量積水,還會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行。
河東區居民王風:我曾見過一根管徑為1200毫米的自來水管在地鐵施工時被挖漏,當時洶湧而出的清水很快蔓延了周邊多條道路,附近一些小區的道路也被淹沒。而跑水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當時我就在想,這得有多少噸水白白浪費啊!
管道被破壞 安全隱患多
教師徐然:燃氣管道被破壞後安全隱患非常大,泄漏出來的燃氣有爆炸的可能。雖然有消防隊員到場噴水稀釋,但這無形中又消耗了公共資源,增加了社會成本。
城東供電職工劉志洋:一般電纜被外力破壞的情況分為兩種,一種是架空電纜被破壞,一種是地下電纜被破壞,前者比較危險。因為架空的電纜屬於高壓電纜,一旦有人在操縱吊車時不慎將電纜破壞,那麼就有觸電的危險。
賠償標准 有待規范
燃氣職工周明:在發現有施工時,巡線員都會提前做很多工作。例如提醒管線位置、讓施工人員到燃氣公司查看示意圖等等。有些時候考慮到施工人員有倒班的情況,巡線員還會特意多次來到工地進行提醒。但即便如此,野蠻施工造成管道被毀壞的情況仍時有發生,而在索賠時也存在著很大難度,因為索賠需要物價局對損失進行定價,但對於類似事件目前沒有一些規范性的索賠定價標准,比如如何測量跑了多少方燃氣等,所以基本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因此,想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一方面需要提高施工人員文明施工的意識;另一方面也需要規范相關標准,方便在發生此類事件時進行追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