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習近平完整闡述“互聯互通”
與上述前後腳的兩個會議交相呼應,APEC會議週期間另一個頗受關注的會議,是由習近平倡議召開的“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
在11月8日的對話會上,習近平對“互聯互通”的內涵予以全新詮釋。
習近平說,“我們要建設的互聯互通,不僅是修路架橋,不光是平面化和單線條的聯通,而更應該是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應該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這是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是生機勃勃、羣策羣力的開放系統。”
按照習近平的這一全新闡述,“互聯互通”既涉及道路等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也包括規章制度方面的“軟聯通”,還將推動人員流動的“人聯通”。
有了好的構想,積極行動更值得肯定。
在對話會上,習近平鄭重宣佈,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該基金將“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習近平更表示,絲路基金是開放的,歡迎亞洲域內外的投資者積極參與。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及,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20年以前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高達7300億美元。
“亞洲各國多是發展中國家,普遍缺乏建設資金,關鍵是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將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習近平說。
稍早前的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的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在北京簽約決定成立亞投行。
根據簽署的《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爲1000億美元,各意向創始成員國將以GDP衡量的經濟權重作爲各國股份分配的基礎。
1年之內,兩大融資平臺都將走入運行階段。這表明,依託強大的外匯儲備,中國也正在承擔更多的責任。
在對話會上,習近平再提共建“亞洲夢”。
習近平說,亞洲國家必須積極作爲,在亞洲資源、亞洲製造、亞洲儲蓄、亞洲工廠的基礎上,致力發展亞洲價值、亞洲創造、亞洲投資、亞洲市場,聯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實現這些目標,互聯互通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
其中包括,要實現亞洲國家聯動發展,要塑造更加開放的亞洲經濟格局,要實現亞洲人民幸福夢想,要打造亞洲特色的合作平臺。也要通過亞洲互聯互通建設,拉近人民思想交流、文明互鑑的距離,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創造和享受和諧安寧的生活,共同編織和平、富強、進步的亞洲夢。
在今年5月於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峯會上,習近平強調,中國將同各方一道,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中國和平發展始於亞洲、依託亞洲、造福亞洲。中國人民願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發展的亞洲夢。
習近平在對話會上對於“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關係的比喻,也頗具看點。
習近平說,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爲亞洲騰飛的兩隻翅膀,那麼互聯互通就是兩隻翅膀的血脈經絡。
習近平還提到,目前,中方制定的“一帶一路”規劃基本成形。
“這包括在同各方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正在構建的陸上經濟合作走廊和海上經濟合作走廊。這一框架兼顧各國需求,統籌陸海兩大方向,涵蓋面寬,包容性強,輻射作用大。中方願同有關國家進一步協商,完善合作藍圖,打牢合作基礎。”習近平說。
“一帶一路”構想逐漸展開
今年8月,習近平出訪蒙古國時,表示歡迎周邊國家“搭便車”。
“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正所謂‘獨行快,衆行遠’。”習近平說。
習近平用最通俗的表達方式,闡釋了中國的周邊外交理念。而中國此次能頗爲自信地發出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的邀請,與這兩年中國在推進“互聯互通”方面所做的努力密切相關。
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首次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
同年10月,習近平又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了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一帶一路”的輻射面,涵蓋亞太地區多數國家。
新京報曾如此描述“一帶一路”的輻射範圍:向北可與俄羅斯的交通線及管道連接,向東連接東亞另外兩個主要經濟體日本和韓國,向西通過中亞連接西歐,向南通過印度洋連接到北非,其輻射範圍涵蓋東盟、南亞、西亞、中亞、北非和歐洲。
融資倡議是緊跟“一帶一路”構想提出的。
2013年10月,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出訪東南亞時提出了籌建亞投行的倡議.
按照中國的規劃,亞投行區別於現有的多邊開發銀行,如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由於定位和業務重點不同,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而非競爭關係”。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對外介紹,亞投行將優先用於區域內的基礎設施項目的商業投資,再是區域外的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10月24至25日,中國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中央政治局7常委悉數出席,中國首次以“最高規格”會議部署周邊外交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同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有“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明確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