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濱海新區清潔村莊指揮部瞭解到,爲了建立新區涉農街鎮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促進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日前,《濱海新區農村垃圾收運體系規劃》正式出爐。根據該規劃,濱海新區將實現“村收集—街鎮監管—新區集中運輸處理”的垃圾收運模式,消滅農村垃圾隨意傾倒的現象,讓農村垃圾收運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垃圾收集老舊設施污染環境
目前,濱海新區涉農街鎮大部分採用簡易落後的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垃圾收集點過於簡陋,一般爲垃圾鬥或敞開式垃圾池的形式,而且大多爲露天設置,極易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垃圾收集容器、運輸車輛等投入不足,不能滿足生活垃圾收運要求,村民直接將垃圾倒入村內的敞開式垃圾池中,有時甚至直接傾倒在村鎮的窯坑或河道內,這種現象十分普遍。按照2013年《天津市城鎮生活垃圾臨時卸地現狀調查》統計,濱海新區的生活垃圾臨時卸地共佔地3.1萬平方米,堆放總量達15.3萬立方米,堆存的生活垃圾經長期雨淋、地表徑流、垃圾滲濾液和垂直滲漏,對周圍土壤、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濱海新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近幾年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先後建成了濱海新區第一、第二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能力分別爲1500噸/天和1000噸/天。新區的垃圾處理設施已具備處理涉農街鎮生活垃圾的能力。
新型收運模式將覆蓋整個村鎮
“隨着濱海新區農村城市化建設持續較快發展,涉農街鎮生活垃圾設施的建設和生活垃圾收運體系的建立亟待加強。”濱海新區環境保護和市容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此次規範覆蓋範圍包括了濱海新區塘沽、漢沽、大港的12個涉農街鎮,共125個行政村,22個樓房化小區。規劃總面積爲786平方千米。建立起覆蓋濱海新區涉農街鎮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統,生活垃圾全部進入收集網絡,消滅農村垃圾隨意傾倒的現象,實現“村收集—街鎮監管—新區集中運輸處理”的垃圾收運模式。
根據這種新的收運模式,每戶將配置1個垃圾桶,共8萬餘隻,各村安排保潔員,共約600餘名,每名保潔員配置1輛0.25噸收集車入戶收集生活垃圾。村民將把垃圾投放到垃圾收集桶內,由村保潔員負責入戶收集,將垃圾運至地埋式收集桶。街鎮負責村收集設備監督和管理工作。運輸單位配備吊裝式垃圾壓縮車,將垃圾直運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由新區市容部門調配,將運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這種模式,新區涉農街鎮將建立一個安全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運管理系統,有效提升濱海新區的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通過這種方式,將實現生活垃圾及時清運、安全處置,垃圾收運過程達到‘全密閉、壓縮化、高效率’的要求。”相關人士表示,各街鎮負責保潔員的統一考覈招聘。垃圾桶及垃圾收集車由街鎮統一調配。目前,村民們的戶用垃圾桶、保潔三輪車已基本到位,保潔員工資正逐步撥付,地埋式垃圾桶正在招投標過程中。濱海新區涉農街鎮生活垃圾收運工程實施後,填補了農村垃圾收運系統的空白,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該收運項目體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建設村收集、街鎮監管、新區集中運輸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格局,將使農村垃圾進入有序化管理狀態,消滅垃圾隨意堆放的現象,實現垃圾密閉壓縮運輸,減少垃圾的二次污染,有助於環境保護和人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