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易道廣備,互聯互通』
——從《周易》看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2014年11月21日落下帷幕。中國,從20年為一代的互聯網大國,一躍而為全世界矚目的互聯網強國。『首屆、世界、網絡、大會』,這些詞匯所含的意義不言而喻:眾多論壇,應接不暇,各路諸侯,紛紛雲集,大有蘇秦、張儀縱橫天下之勢;中央網信辦,以超越當年齊桓公、管仲的魄力,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江南水鄉,桐鄉烏鎮,恰似秦始皇一統天下,六國來朝,八方齊賀,將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性會址。
按中國古老的智慧《周易》精神,這正是一種『易道廣備』、無所不包,『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的體現。互聯網,互聯互通,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天地之間的道路,一下子被打開了,『撫古今於須臾,措四海於一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為一會之言。《周易、系辭上》:《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試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這三十年為一世的時間積累,我們怎麼可能有今天詔令天下的力量?這便是百年一遇的天時;如果沒有南國水鄉,水墨畫一樣的中國小城烏鎮,又怎能讓參會者如此流連忘返,全世界人們心馳神往?這便是得天獨厚的地利;今日中國,經濟改革不斷深化,更加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人文環境,這便是千載難逢的人和。
《周易·系辭》強調:任何風雲際會的成功,都要『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借助APEC會議的流風餘韻,正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是當今中國呈現出秋日勝春朝的好氣象,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是中國與世界的互通!所以能夠『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不僅是在APEC會議之後、更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後的一次盛會。十八大四中全會是一次依法治國為主題的重要會議,以法治網,網絡安全,也正是全國甚至全球化所面臨的問題,此次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正所謂『旁行而不流』;到了美麗的浙江,聽古鎮居民淳朴的鄉音,雖說是旅游勝地,卻不見那種只顧買賣的商人氣,正是『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周易》的哲學思想,最強調『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諸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旨,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這是精神層面的『道』,道是一種境界,今日中國有能力把世界范圍內的互聯網大會開在烏鎮,這是『范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這種精神境界,是具有全球視野和歷史高度的,這是天道地道人道的融合,是天地人三纔的致中和;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一個承載這種思想精神的載體,這是一種『形』,這是敢為天下先的首發式,這是站在全球化高度的大視野,這是具有歷史縱深思考的新維度;
這次峰會,國內外的大咖,中國互聯網最具影響力的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等負責人都到位了,100多個國家,不同產品的運營商,帶著新思想的結晶,新技術的產品而來,這便是『形而下者謂之器』。
這種『道』,在網絡的形式下得以實現,網絡就是把天地人溝通連接的『道』,它把哲學的『道』,實現為科技的『道』;它把古老中國智慧的『道』,變成了今日全球共享的『道』;這正是『化而裁之謂之變』的最佳詮釋、最好解讀。
首屆,意味著今後的每年一次,意味著不斷提昇和完善,要期待著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這便是『推而行之謂之通』。
我們期待著,有更多新人物、新企業、新項目的產生,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任何事物,都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圓滿閉幕,恰恰是全球互聯網『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新征程的啟航,惠及中國,惠及世界,惠及人類與萬物,這便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和其序』的交融和諧,是『舉而措天下之民,謂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