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互聯網是成爲阿里巴巴的寶庫,還是潘多拉的魔盒,取決於“命運共同體”如何認真應對、謀求共治
這幾天,在江南水鄉浙江烏鎮舉辦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吸引了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嘉賓、近500名中外記者。這是迄今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互聯網盛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致互聯網大會賀詞指出的,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毫無疑問,這次全球網絡盛會是一個新起點,着眼的是長遠路徑:如何讓地球村真正“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怎樣使20世紀最重大的科技發明惠及更多的人羣?
從在實驗室誕生到進入人們生活,互聯網的歷史儘管只有幾十年,但共識已經形成:互聯網將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爲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爲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着社會發展。目前,全世界網民數量達到了30億人,普及率達到40%,全球範圍內實現了網絡互聯、信息互通。
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聯網,就接入了人類這個大家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5年前,在中國南極中山站落成的衛星天線,讓遠離祖國幾萬裏的科考隊員從此可以時刻和親人“相聚”,也讓關心他們的人可以隨時“@”這些南極勇士們。
同住地球村的“居民”,藉助互聯網的力量極大拉近了距離。網絡經濟已經成爲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網絡大市場;一個短小的視頻通過全世界網民的點擊,可以一夜之間成爲全球流行文化的寵兒;提供高速的移動通信和無線寬帶服務,幾乎已是各國旅遊“設施”的標配。
當然,互聯網的價值還遠沒有挖掘出來。儘管網絡已覆蓋全球各大洲的許多角落,但“網絡如何到達農村地區、不發達的國家”,仍然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要破解的重要課題。由於網絡安全問題、網絡詐騙和犯罪、新技術可能帶來的新風險,乃至於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的新挑戰,互聯網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寶庫,還是潘多拉的魔盒?這取決於“命運共同體”如何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從這樣的視野來看,已走過20年歲月的中國互聯網,站在了大有可爲的新起點上。
20年前,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開啓了與世界互聯互通的新時代。20年中,從“K”時代到“G”時代,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從“英語世界”到海量中文,從互聯網創業蓬勃發展到互聯網擁抱傳統行業,中國互聯網一直在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這種努力,也使中國成爲全球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6.4億網民,近13億手機用戶,構成了讓人豔羨的巨大市場。如今,中國互聯網上市企業市值突破3.95萬億人民幣,全球互聯網十大巨頭中,四家來自中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壯大,也給世界帶來了巨大機遇。
“我們已經看見了未來的樣子”,在烏鎮的熱烈討論中,不少與會者激情洋溢地描繪明天的世界,對於它改變世界、造福人類,滿懷希冀。沿着“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前行之路走下去,我們必將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