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德國猶太人弗洛伊德,有一部著名的心理學著作《夢的解析》,其實是通過催眠術,對人在潛意識狀態下的心理分析,他以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最後發現驅使人行為的原動力很大部分源於性意識;弗氏之後又有榮格,他的研究有幾分類似於東方的智者,他以正常人為研究對象,解讀人格,提出『集體無意識』,其實對於人而言,更近於『集體文化潛意識』。他關注的是正常人;而被稱之為『第三思潮』的馬斯洛,則以優秀人群為研究對象,設計出了人的五個需要層次,最高的層次,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中國人,總是把夢與現實聯系起來,充滿對未來的展望,這與三位猶太心理學家向人的心理因素分析用力,正好呈現相反的研究方向。——所以中國人所表達的夢,不是著眼於已然的過去,而是寄希望於發展的未來,中國人的夢,其實是中國人理想、志向的形象化表達。
明白這一點,我們纔能真正懂得習近平總書記為何在兩年前的今天提出『中國夢』:那是把一種民族追求,轉化成民眾語言 ;那是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傳遞成千千萬萬中國人凝神聚氣的志向和能量。
一位傑出領袖所發出的聲音,就應該是千百萬人心底的聲音,它能為人民提供鼓舞的力量,呵護著人心,渡過那漫漫長夜,奔向黎明的曙光,迎接那昇起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