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產值僅有300萬元的鹽鹼灘塗,到區域規劃面積達408平方公里、擁有56萬從業人員的現代化產業和新型城市綜合體,泰達僅用了30年的時間,近日,從天津開發區管委會獲悉,在建區30週年之際,天津開發區已經擁有近14000家企業,本年度生產總值將達到2800億元。
一區十園撐起廣闊發展空間
30年間,天津開發區從小到大,由規劃面積僅40平方公里的鹽鹼灘塗,發展到一區十園、區域規劃面積達到408平方公里的現代產業和新型城市綜合體。截至目前,區域內的從業人員已經達到56萬人,聚集近14000家企業,其中1家千億級企業集團,3家500億級企業,17家百億級企業,以及289家億元級企業,已成爲中國經濟規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綜合投資環境最優的國家級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和綜合發展水平在國家級開發區中繼續保持領先。
30年來,開發區始終站在對外開放前列,充分發揮示範作用。開發區不斷打破傳統體制的束縛,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投資環境、政企關係、社會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彌足珍貴的探索。截至目前,天津開發區累計引進各類外資項目5358個,實際使用外資達436億美元,其中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1223個,89家《財富》雜誌500強跨國公司在開發區投資了230個項目,累計引進內資企業8911個,註冊資本達3056億元。
開拓創新繪製美好發展藍圖
“在過去30年裏,我們在‘泰達精神’的指引下,不斷開拓進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現在,世界正處於新的技術革命、產業革命關鍵時期,‘而立之年’的泰達,必須主動適應新的形勢,實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泰達的發展藍圖,到2015年,開發區生產總值和工業總產值要分別達到3000億元和10000億元左右,保持在濱海新區的主力軍作用不動搖,在國家級開發區中的領頭羊地位不動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中,突出特色和優勢,聚集優質資源,發揮更大作用。
同時,開發區將繼續把改革創新作爲發展的根本動力,依託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的平臺功能,圍繞全國改革創新的主攻方向,結合發展實際情況,大力推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土地流轉和利用、金融創新、審批制度改革、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的改革創新。實施“千億產業計劃”,建成電子、汽車、石化、裝備、食品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羣;實施“百億企業計劃”、“現代服務業躍升計劃”、“科技與產業融合計劃”,繼續在營造專業化、國際化、高品質投資環境上下功夫,進一步增強開發區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實現轉型升級。
此外,開發區還將進一步深化“美麗泰達”的建設,實現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同步發展,勞動生產率與勞動者收入同步提高,城市功能形象與區域地位、居民需求同步銜接,使全體泰達人共享發展成就。要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積極推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積極倡導低碳生產和低碳生活方式,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實現“四清一綠”,將開發區建成環境優美、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宜居高地。